洛阳市打出“组合拳” 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2021年08月30日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自7月中旬以来,洛阳市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受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加大。8月29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洛阳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靶向治疗”,防止因灾返贫致贫,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经排查,此次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全市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4745户16971人受灾,造成1490户5680人面临安全饮水问题,产生住房安全问题765户1421间,造成农村扶贫道路损毁108733米,使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30668亩农作物受灾,使6个扶贫车间、18座光伏电站受损。

  “全面排查核准受灾情况,开展一对一帮扶。”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次受灾情况,将把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对象,每户明确一名帮扶责任人,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将符合条件的受灾较重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按照规定及时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范围,统筹落实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等相关政策,“精准防贫保险”要实现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覆盖。对因灾造成的“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要求在10月底前,恢复安全饮水,同时恢复重建问题房屋及受损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

  在加快产业恢复方面,根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种植业、养殖业受灾情况,指导其开展生产自救,及时改种补种、补栏增养,落实相关奖补政策。用足小额信贷政策,结合实际谋划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弥补因灾损失。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精准扶贫企业贷”、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为受灾帮带企业解难纾困。

  此外,在稳岗就业方面,洛阳市将加强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围绕排涝清淤、生态修复等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带企业和扶贫车间要优先吸纳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要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落实路费报销等政策,支持脱贫劳动力及时返岗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编辑:郭栩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