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特大暴雨和上游泄洪影响,开封市尉氏县贾鲁河部分区域养殖场(户)受灾严重,造成畜禽淹死现象,给百姓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威胁环境卫生、生物安全、百姓餐桌安全。为确保灾后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到位,开封市积极行动,按照“发现就处理,应处理必处理”的原则,发挥精准指导作用,全力做好灾后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汛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部署,开封市组织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从7月20日开始深入灾情一线巡回指导防疫抗灾和消毒灭源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迅速制订《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预案》,印发《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技术指南》,下发《关于做好洪涝灾害后畜禽防疫和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为防疫抗灾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及时打捞因灾死亡畜禽,严防乱丢乱弃。开封市在打捞期间增派兽医、专家组赴尉氏县灾区指导动物防疫和无害化处理工作,调集无害化运输车4辆,协助清运死亡动物。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工作。开封市已累计提供消毒剂15吨,正加紧组织对畜禽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及交易市场等环节的全面消杀。督促企业落实疫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开封市重点督促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企业履行防疫主体责任,规范清洗消毒,防止病原扩散。严格按照技术指南要求对养殖场进行了深土掩埋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同时,持续搜寻野外动物尸体,及时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每一处深埋现场拉上警戒线、设立警示牌,派专人看管并持续消毒一周。同时,指导当地乡镇政府人员、养殖场(户)对受淹畜禽圈舍内溺死的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不具备采用高温高压化制条件的地方采用深埋法处理。专家对深埋法规范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对畜禽圈舍、周边区域,先清扫后消毒;对死亡畜禽收集、处理等场所和运输工具,科学规范开展清洗消毒,防止病原扩散。专家服务团还对非洲猪瘟、禽流感、口蹄疫、胃肠道传染病等动物疫病进行监测,没有发现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情况,同时根据疫情情况进行紧急免疫,及早预防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受灾死亡猪5万多头、鸡上百万只。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除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外,后续工作陆续展开。市、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全面开展疫情排查和疫病监测,已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23次,出动疫情排查人员1320人次,排查养殖场户4362个,监测抽检畜禽养殖场户432个、屠宰场8个、无害化处理厂7个,抽检各类样品3210份。目前,正在进一步监测排查,发现风险立即采取措施。
开封市全面强化检疫监管。一是严格畜禽及其产品检疫。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限制畜禽移动和产品流通。严格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输车辆备案情况,防止染疫或疑似染疫的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二是强化日常监督,严把屠宰和无害化处理关口,严格采取“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三是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收购、加工、运输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维护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开封市全力支持、协助受灾企业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全市已及时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抗灾防疫工作,目前已支持受灾养殖企业1220万元、无害化处理企业1050万元。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