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文艺小分队暖人心提信心

2021年08月03日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

  一场暴雨让整个城市满目疮痍,数十万人离开了自己的家。截至7月22日20时,安阳市共有59个乡镇27.8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7.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0.3万人。

  安置点的群众生活怎么样?他们过得好吗?天灾无情人有情,困难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却格外暖心。7月23日起,安阳市多支文艺慰问小分队走进安阳县和汤阴县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把关心与温暖传递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7月23日,市电影公司负责人陈美霞接到慰问演出的通知时已是晚上7时30分。安排放映人员、协调设备、查询线路,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赶路中完成,市区的道路尚且没有完全恢复,进入安置点的路更加不好走。“一路都是淤泥,看着沿路受灾的村庄,我们就想着赶快到。”陈美霞回忆起当天的情况,仍有些激动。

  晚上9时30分,因为一场电影,沉闷的高庄镇将台村安置点一下子热闹起来。这个设立在高庄镇第四中学的安置点,被安置人员多为老人和孩子。银幕上放映着豫剧电影《芝麻官休妻》,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将台村的安置点有1300多名群众,老人比较多,他们自选了这部豫剧电影。我们想通过这种最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把关爱送到受灾转移群众的身边,给他们最实在的精神安慰,让他们对未来重建家园充满信心。”7月25日,陈美霞向记者介绍,连日来,为了让受灾群众能够走出洪涝阴影,舒缓紧张的情绪,丰富各处汛期安置点受灾群众文化生活,市电影公司到安阳县高庄镇第四中学、安阳县辛村镇一中和辛村集小学等地,为安置点2100名群众放映了《建党伟业》《中国机长》《地雷战》《新穆桂英挂帅》等优秀影片。

  7月24日,同样是在高庄镇将台村安置点,安阳市“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演出团队和群众同台演出,在歌声和舞蹈中,受灾群众多日的奔波和劳累都化作了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晚的演出团队是凤舞美韵艺术团,他们为群众送上了豫剧《让神州大地国泰民安》、舞蹈《党的光辉照我心》、歌曲《为了谁》等,节目应时应景,真真切切地演到了群众的心坎里。现场一位村民激动地说:“遇上暴雨洪水是不幸,但党和政府的关心冲淡了不幸。村里人平时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我们也爱唱爱跳,等到重建家园,我们还能接着跳。”老乡质朴的语言里透露出开心与安心。

  与此同时,在安阳县东小寒中心小学安置点,另一支“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由安阳市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张小霞带队,他们为群众表演了豫剧《刘胡兰》《朝阳沟》、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

  在相隔几十公里的汤阴县菜园镇,市豫剧团慰问小分队的演出同样精彩,安置在广平制衣厂安置点的700多名群众在张骞祠观看了演出。安置在这里的乡亲们听市豫剧团团长杨少龙等名家名角带来的《焦裕禄·百姓歌》《五世请缨》《大登殿》……热衷戏曲的乡亲们把演出人员围作一团,有的甚至踩在凳子上观看演出。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贴心关怀,忧虑的心情一扫而空,对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充满了信心。

  防汛救灾是一场大战,更是一次大考。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安排下,市文广体旅局组织局属市电影公司、市豫剧团、市群艺馆组成多支小分队,深入安阳县、汤阴县等安置点,为受灾群众送去精彩的电影、戏曲和综艺节目,并为他们带去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慰问。与此同时,市文广体旅局还组织各县(市)区文艺团体,深入全市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送演出、送温暖活动,激发全市群众团结一心、取得抗洪救灾胜利的坚定信心。

编辑:王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