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聚焦群众关切 精准保障特殊群体

2021年07月02日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

  7月1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持续提高全市兜底保障标准,近5年来,开封市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2960元提高至4260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从132元提高至178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至570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从240元提高至286元;农村特困人员生活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44元,城市特困人员提高到每人每年8892元;社会散居和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到950元和1350元。同时,建立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1.3倍的自然增长机制,实现与国家扶贫标准的有效衔接。

  探索创新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模式。开封市先后投入7297万元对全市68所乡镇敬老院实施提升改造,投入1993.2万元改扩建56所爱心院。按照“政策引导、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分类施策”的原则,创新实施敬老院安置一批、爱心院集中供养一批、县乡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托管一批、社会养老机构承接入住一批、依法治理不孝行为监护人协议赡养一批的“五个一批”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新模式,实现了农村特困人员的高质量兜底保障。这一创新模式被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扶贫办在全省推广,并成为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的开封亮点。

  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开封市全力以赴兜底线,帮助困难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渡过生活难关。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健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给予临时救助。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先后保障临时生活困难群众541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85.57万元;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415.2万元,保障13.7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聚焦“一老一小”民政服务机构,投入200余万元为全市134个民政服务机构安装智能云视频系统,强化监管服务的同时确保了服务对象的零疑似、零感染,有效地保障了特殊群体的生命健康权。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