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6月16日 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漯河市临颍县以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为契机,把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立足提升农业信息化、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临颍样板”,全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建设数字平台,为数字乡村绘制“智慧地图”。该县依托地理信息、遥感测绘、人工智能等技术,绘制包含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交通、建设、民政等部门数据的“数字乡村一张图”,统筹推进全域数字建设。建设数字乡村系统平台。坚持“全领域、全整合、全数据、全汇集”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建设全县数字乡村系统平台,通过信息化形式,收集乡村耕地、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就业人口、农产品价格、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扶贫脱贫、“三留守”、面源污染大数据等信息,实现数字管理一体化。目前,全县已收集各类信息100余万条。建立GIS地理信息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GIS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等粮食集中种植区内建成农情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精确采集地理信息、农业业务等数据,对作物“四情”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耕地GIS地理数据信息采集一体化。目前,建成耕地质量监测点10个,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情况进行监测,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数据支撑。建设“一站式”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该县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站式”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建设有机融合,整合“互联网+政务服务”资源,推动“城市大脑”从交通向城管、医疗、房管、市场监管、环保、消防和农村等领域延伸,着力实现各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互联网政务服务专区11个,引导群众通过“豫事办”“漯易办”APP进行网上办理,全面提高群众办事效率,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截至目前,176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可办”。

  推动农业上“网”,为乡村产业插上“网络翅膀”。以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为目标,推动农业数字化管理、农业产品网络化销售,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智慧化农业种植。推进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实施以“一云、两中心、三平台、N个系统”为重点的“5G+智慧农业”,建设田间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气象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预警与治理系统、田间种植监控系统,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大田物联网测控、遥感监测、智能化精准作业等数字化系统,实现环境监控、农情监测预警、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小麦、辣椒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完善乡村基础网络建设。以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5G网络基站,通过提升数据采集效率、数据传输速率,加大数据共享力度,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县行政村宽带互联网覆盖率和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电子商务接入实现全覆盖。推动产品网络化销售。建设益农信息社县级运营中心,建成乡村益农信息社283个,形成“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带动6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实行数字化管理。推行龙头带动品牌化、产业发展板块化、产品营销标准化,建立线下线上“双线销售平台”,扶持发展种植小辣椒、蔬菜、杂粮和养殖颍川白鹅等,培育各类合作社1200余家,带动特色种植50万亩。建设休闲食品电商运营中心,发展产业化电商企业169家,推动农产品上行。临颍辣椒、大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及各类休闲食品畅销全国,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0亿元。

  推进数字进村,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大脑”。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领域,优化乡村治理方式,助推村级管理规范化,释放“互联网+‘三治’”新效能。实施“互联网+智慧党建”。依托党群服务工作站,推动乡镇便民服务平台与县行政服务中心网络贯通,实现9大项60多个便民事项在乡镇就能同步办理。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农业实用技术线上教育培训活动等;建立“党员之家”微信群,利用手机直播等形式,开展“微信党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群众学习技术、干群交流沟通线上平台。打造“阳光临颍”。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在村务、财务公开的基础上,创新电脑、手机等线上公开模式,拓展线上信息平台内容和应用场景,围绕群众关注和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不断丰富完善党务、政务、司法、民生等方面的公开内容,让村“两委”工作展现在“阳光”下,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村级事务管理情况,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建设数字化平安乡村。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雪亮工程”,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建成由高清摄像头、网络控制中心等组成的乡、村、组三级视频监控平台,全天候、立体式监控乡镇主干道、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实现乡村数字化高效治理。

编辑:安艳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