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历史过往的节点,一个崭新征程的起点。八年风雨磨砺,三门峡海关始终与改革开放大潮同呼吸,与三门峡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共命运。
八年来,三门峡海关全体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践行着“人民海关为人民”的理念,忠诚奉献守国门、改革创新促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大刀阔斧地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谱写了创业创新、奋进前行、勇攀高峰的辉煌篇章。
2013年6月3日,三门峡市湖滨区大岭路与陕州大道交叉口,一座崭新的海关大楼屹然矗立,三门峡海关正式开关揭牌。最早一批三门峡海关人,怀揣着理想与信仰,在崤函故地立下“为国把关”的光荣誓言。栉风沐雨,打开了三门峡市通向世界的经济大门;扎下根基,将金色的关徽树立在黄河之畔。
自此,三门峡市对外开放掀开了新的篇章,“将国门移到家门”,进出口企业不出市就能办理企业注册、年审、进出口货物报关、征免退税、加工贸易等海关业务和进出口相关政策咨询。2018年4月,原检验检疫职能划入海关。多年来,三门峡海关主动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对外窗口的桥梁沟通作用、海关政策的扶持引导作用、统计分析的预警参考作用,监管和服务并重,为三门峡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助力添彩。
2014年至今,三门峡市外贸总值屡创新高,外向型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外贸总值实现“7连增”,累计增长10倍有余。2018—2020年全市外贸总值分别达到111.5亿元、157.4亿元、176.7亿元,今年前4个月,全市进出口总值达73.9亿元,同比增长46.7%,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全年有望再创新高。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三门峡海关将履行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新征程,初心不改,让关徽在崤函大地熠熠生辉!
开启海铁联运 促乡村产业振兴
2021年5月1日14时,三门峡市首班“产业兴 农村兴”海铁多式联运农产品班列,徐徐驶出三门峡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来自卢氏县的20多名小微企业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农产品种植、养殖大户代表,为首趟班列的开行进行剪彩。
据悉,这趟班列抵达青岛港口后,货物直接装载上船,经海运发往世界各地。
“以前参加过剪彩仪式都是当观众,这是我第一次拿剪子剪彩。看着自己亲手种的农产品装上班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帅民说。
“我家大棚种植的香菇常年供应给本地一些深加工企业,他们出口销售形势好了,我们种植户的信心也就更足了。”种植大户宋向辉说。
卢氏县是海关总署的定点帮扶县,2020年3月脱贫摘帽后,海关总署按照中央要求,通过五年过渡期,“扶上马、送一程”。为助力卢氏县农产品出口,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三门峡海关强化与青岛海关、郑州海关联系沟通,与口岸海关黄岛海关相互配合,推动中铁集郑州公司、中铁联集郑州公司、国铁郑州局集团、山东港口集团等单位积极参与,采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办法,减少本地与沿海港口码头的中间代理环节,旨在实现一次性收费、一站式物流,有效减少小微企业货物的出口物流环节,畅通卢氏农产品出口绿色运输通道,带动卢氏农产品产业发展,助力卢氏乡村振兴。
昼夜坚守 保供应链安全
轨道衡称重、现场监卸、逐袋抽采样……2月4日,农历小年夜深夜,气温跌至-8℃,三门峡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一片忙碌景象,三门峡海关两名关员正在对一批进口铜精矿开展查验工作。这批进口铜精矿共有779吨袋,每一袋都需要在上、中、下三个部位插入钢钎进行抽样,一次次钎入、抽出、再倒入专用抽样桶……所有抽采样、制样工作全部完成,已经是次日凌晨5点钟。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进口铜精矿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因为进口货物在运输途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提前、错后到达都是常事,货物到达后如果不及时卸车,需要按小时支付货车延展费,会给我们企业造成不小的负担。但是不管货物什么时间运抵,海关工作人员都是提前到达等候,保障货物随到随检。”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的工作人员说。
金属冶炼业是三门峡市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国内经济复苏脚步加快,三门峡市铜精矿进口量也随之大幅增加,三门峡海关合理调配人力,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保障进口铜精矿高效通关。今年前4个月,共完成1.37万吨进口铜精矿的查验作业(货值48.86亿元),有力保障了三门峡市金属冶炼产业链、供应链的持续稳定。
不遗余力 全力保重点项目推进
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河南省重点引进建设项目宝武集团年产60万吨航天航空及汽车铝合金板项目较计划提前4个月落地,这一成绩离不开海关审批高效化、通关便利化、服务精准化的转变。
年产60万吨航天航空及汽车铝合金板项目是宝武集团贯彻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产品定位于目前国内重点领域急需的铝板带高端制造,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由于疫情影响,进口设备运输不畅、资金压力大等问题,都给项目建设带来较大影响。
三门峡海关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成立业务专家组,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提供商品归类咨询,指定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实施“受理+审批不过夜”模式,从设备减免税手续办理到向海关申报放行,符合要求的做到当日办结;引入减免税设备集中审核机制,累计向企业做出建议归类4批次,完成26批次3516.9万美元成套进口设备减免税审批,为该企业减免关税1258.3万元,使企业充分、合理地享受到国家减免税优惠政策。
“这次能按期完成一期建设,要感谢海关的支持,从指导设备归类、报关到办理减免税,海关的同志都给了我们专业的指导,减免关税就有1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宝武集团宝武铝业项目经理说道。
为保证该项目赶上建设进度,三门峡海关还积极优化监管流程,推行监管模式创新,启动应急通关“绿色通道”,协调口岸海关实施跨关区协作查验放行,对该企业进口的大型成套设备随到随检。至一期项目投产,三门峡海关为该企业查检验放35票1100余件进口设备及零部件,没有让疫情影响建设进度。
专业技术支撑 助力开拓海外市场
卢氏华阳食品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核桃加工出口企业,近两年外贸业务集中在西欧市场。企业复工复产后,与俄罗斯一家公司签订了260吨、价值140万美元的核桃仁出口合同,是疫情防控期间卢氏县最大的一个出口订单。但俄方临时增加的一个要求,让企业犯了难。“除了常规的几个通关证外,俄方还要求必须出具黄曲霉毒素查验和品质证。对产品质量这一块儿我们还是有底气的,但少了这两个证,这单业务就要打水漂,也会大大影响我们复工复产的进程。万般无奈,我想到去求助于海关。”该公司负责人说。
一般来讲,这些属于商业性,且严于国外官方要求的证书,不在海关的业务受理范围。为了稳外贸、促发展,帮助本地企业扩大出口,三门峡海关立即组织人员加班加点进行抽检、化验,进一步压缩实验室检测时长,检测周期由原来的3天压到1天半,第一时间给企业送去了相关证书,帮助企业拿下来之不易的订单,打开了俄罗斯新市场。
“只要我们出具的证书能够帮助企业保住出口订单、扩大出口,一些不是海关必须去证明的内容,我们也都尽量给予支持。”三门峡海关工作人员说。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进出口营商环境,卢氏核桃仁获得客户广泛认可,迅速占领海外市场,相比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卢氏县2020年出口核桃仁1222.5吨,同比增长97%。
降企业成本 促业务回流
灵宝某冶金公司因重新整合不久,银行授信总额度只有7亿元。除去财务运行、周转资金以及税款保金等,可用于原材料采购的资金不足3亿元,而矿石采购一般都是大单,最少要有20亿元以上授信才能维持半年的资金运转。按照当下的银行授信额度只能临时小额采购,大单只能委托北京总部代订,仅2019年,因授信缺口就导致该公司增加700万元财务运行成本,三门峡市外贸总值也流失近60亿元。
了解到该情况后,三门峡海关立即协调海关信用监管等级认证专家团队,对该公司申报更高信用等级进行指导,并以最快的速度将遇到的问题上报市委、市政府,市金融局、人民银行、中原银行等单位齐聚海关,与该公司面对面研讨解决方案,最终该公司获得几家银行共计18亿元的增信额度。
“净增18亿元的授信额度,现在我们的额度已经到达25亿元,来之前我们想都不敢想,海关来了解情况的时候,我们也就那么一说,没有想到问题这么快就得到解决,现在我们可以底气十足地去和国际矿石巨头谈大单了,也为我们公司原材料供应解决一大难题。”该公司外贸部经理高兴地说。
2020年全年,该企业在三门峡市外贸数据仅10亿元,进口环节税收1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外贸数据已达18亿元,进口环节税收1.25亿元。
近年来,三门峡海关积极引导辖区企业报关业务回流,2020年共受理报关单703份,同比增长43.8%。但是,在开展进出口业务约100家企业中,在三门峡市报关的企业只有27家,还有相当多企业在异地报关。相信随着营商环境逐步改善,外贸数据回流中的梗阻将被逐渐打通,三门峡市外向型经济必将释放出新的增长潜力。
岁月更迭,初心不变。在新时代汹涌澎湃的浪潮中,三门峡海关将乘新时代之长风,聚新兴之气象,秉承对海关事业的无限忠诚,储满青春与动力,奋楫扬帆再起航!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