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商丘市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特征。5月31日,在商丘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了这些变化。
人口状况是一个城市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市情,人口发展变化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总的来说,商丘市是全省人口大市,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年龄结构“两升一降”,人口向城镇集聚速度加快。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常住人口总量平稳增长。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781.6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87%,常住人口总量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四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36.25万人相比,增加45.4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0%,增速高于全省0.05个百分点。
男女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8.89,比2010年的100.13下降1.24,低于全省的100.60,主要原因是商丘市外出人口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
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18年提高至9.07年,低于全省的9.79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88年提高至9.98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7.3%下降为3.4%,下降了3.9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3492人增加到7726人。
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升一降”态势。商丘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21.34%上升到25.42%,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13.17%上升到18.14%,15—59岁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65.49%下降到56.44%。可以看出,商丘市与全省的老龄化程度基本相当。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低于全省,这也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有关。
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全市城镇常住人口361.02万人,占46.1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3.8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6.7个百分点。十年来商丘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人口迁徙流动更加活跃。全市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44.7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26.94万人,流动人口为117.75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12.4万人,增长2.48倍;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1.9万人,增长3.34倍;流动人口增加85.5万人,增长1.65倍。商丘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年来,商丘市人口主要发展变化和特点,是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共同影响的结果。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要充分利用人口普查的丰富资料做更深入的分析研究,密切跟踪监测人口变动趋势,为市委、市政府统筹人口均衡发展、为各界开展人口研究提供信息服务。
编辑:王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