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关乎经济发展,更关系着百姓民生。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南阳市建筑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今年,南阳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建筑业总部经济建设,扶持推动南阳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着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打击施工发承包违法行为;提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能力,加快构建工程质量安全新格局,推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今年,南阳市力争3~4家二级总承包企业晋升为一级总承包资质, 20家三级总承包企业晋升二级,建筑业总产值全年力争突破550亿元,增速超过8%,建筑业税收增速保持在10%以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建筑业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建筑业企业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建立完善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各类建筑企业建立分级分类信用档案,规范建筑业企业市场行为。加大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力度,以中心城区和唐河、南召、内乡、桐柏等县区为重点,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进的装配式建筑工作机制,同时开展以政府和社会投资的公共建筑项目以及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为主的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优化勘察设计产业结构,积极主动转型升级。加强勘察设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严格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打造优质人才队伍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建筑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年,南阳市建筑业将加快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建筑业转型发展要求的产业队伍,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养建筑领域的人才;充分发挥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加大对建筑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适应劳务用工制度改革需要,大力发展以作业为主的建筑业专业企业。全面实施建筑业技术工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全面维护建筑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
大力推行绿色建筑
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以及对施工工地排查整治力度。重点对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开复工审核验收、现场“三员”管理、“两个禁止”等问题,建立排查问题清单和整改落实台账。
严格落实拆迁工地申报备案制度。对已开工的拆迁工地,落实 “五步工作法”,对违规作业工地要责令立即停工整改,对不落实停工整改要求、私自违规开工的要严厉处罚,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裸露地面,必须使用密布防尘网覆盖或植绿。
提升建筑能效和绿色建筑水平。严格执行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全面落实竣工前节能性能测评制度。积极推进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水平,强化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动绿色建筑向既有建筑和农村建筑延伸,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60%以上。
严格质量监督管理
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强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监管,加大质量监管平台的建设力度,构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严格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持续加强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预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和构配件质量,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发挥精品工程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南阳市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提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能力。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审验队伍和能力建设,强化从业人员管理,规范审验行为,提高审验质量效率。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检查,推进安全生产许可动态管理,加大企业主体层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
全面推进安全监管创新模式。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和双预防体系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提升安全防控治理能力;全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行业运用;深化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强化正反典型宣传曝光力度。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行业管理和暗访督查力度,健全安全执法机制,持续形成对隐患治理的高压态势,维护行业安全发展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和风险等级,分类制定深化改革措施。围绕“一网通办”,提升网上审批服务便利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创新方式,提高效能,更好服务企业。以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类项目为切入点,实现改革突破。
持续提升“办理建筑许可”指标评价。今年,南阳市已将各县市区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省评范围,要认真对照评价体系,查短板强弱项,提升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王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