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22.2%,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三下降”目标。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零死亡,省控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市发生火灾同比下降39.7%,连续五年实现火灾事故“零亡人”。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年,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不断探索完善监管体制,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平顶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扛稳责任 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2020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安全生产汇报,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20余次深入县(市、区)和企业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市安委会组织12个巡查指导组,对各县(市、区)、各重点单位、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跟踪督办非法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推动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市安委办先后组织召开26次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督导组会议、协调会议,传达贯彻上级工作要求,部署各项重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把责任扛在肩上。
强化目标管理。市安委办与101家单位签订202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责任书,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绩效与各类争先评优审核把关制度,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狠抓责任落实。市应急管理局组织10个由局领导带队的业务指导组,在节假日、重要时段等特殊时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和督导,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
综合施策 管控风险隐患
“安全生产大于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亢根柱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急管理系统综合施策,管控风险隐患,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市安委办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统筹督促指导工作开展。结合实际,紧盯重大风险、抓薄弱环节,采取专项执法、联合执法、异地执法、夜间执法等方式,查隐患,堵漏洞,全年共开展执法检查1628次,检查企业30452家(次),关闭取缔企业12家,停产整顿企业168家,约谈企业(个人)636家(人),行政处罚848.95万元,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实施源头治理、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平顶山市周密安排,压实主体责任,组织观摩交流学习,学习标准依据、方法步骤等,对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民政等基本完成体系建设的行业企业(单位),要求由“有”向“好”转变,按照“五有”标准整改提升。
据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23家煤炭生产企业、22家化学品生产企业、514家加油站、47个非煤矿山生产系统、117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和民爆企业、217家其他行业企(事)业单位都已完成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民政、学校和重点消防单位实现了全覆盖。
完善体系 夯实应急处置能力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去年,平顶山市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干旱等的监测预警,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亢根柱说。
成绩的背后,是平顶山市加快推进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的坚实基础。去年,平顶山市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组织领导、指挥机构、指挥平台建设、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等的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部门联动、专常兼备、反应灵敏、军地协同”的应急响应救援体系。
——防震减灾方面,针对矿区小震多发的情况,平顶山市开展7次地震现场调查,在6个多发区域布置了流动监测点长期跟踪,对市中医医院新城区院区、市一高新校区等10个单位开展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独立检查;印发市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叶县、郏县1500户居民开展农房抗震重建、改造工作。
——灾情救助方面,加强应急值守,细化预案措施,快速迅速处置灾情。去年平顶山市经历了6次风雹、洪涝、干旱和生物灾害,受灾人口95.9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760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49亿元。平顶山市积极向省应急管理厅申请中央救灾资金1936万元,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了生活困难。
——森林防火方面,举办160余人参加的森林防灭火指挥员培训班,提升一线人员的应急指挥能力;采购全地形高压细水雾脉冲水枪、火场巡护无人机等应急处置装备;联合市林业和公安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森林违法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切实从源头上化解火灾风险。目前,正积极筹划出台森林防火救援队伍建设标准,规划组建专业、半专业灭火队伍,实现人员专业化、装备现代化、训练系统化。
勇于创新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早班会后进行安全宣誓,入场前走安全‘平衡木’,施工中,旁站监督员全程监督作业人员施工,发现违章及时制止……”这是平顶山热电公司推行“等同管理+、星级旁站”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场景。该体系荣获国家电投集团管理创新二等奖,在国家电投河南公司下属16家单位进行全面推广。
这是平顶山市创新安全管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全监管模式,并持续完善巩固提升,织密安全生产篱笆。
——实行重大隐患“双月清零”工作机制,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各类外包工程企业推行外来务工人员“星级旁站”管理制度,堵塞了管理漏洞。
——在危险化学品领域推行“大帮小”“强扶弱”结对帮扶工作,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
——在工矿商贸行业推广关键岗位“安全伙伴”星级管理模式,实现现场监督“零距离”。
——加强有奖举报工作,提升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和监督力度。
——聘请专家参与安全检查,提升检查的技术水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一年,我们将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前行,奋力开创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平顶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好驾护好航。”亢根柱表示。
编辑:任晶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