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着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2021年02月26日 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近年,市人社局以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目标,以“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为原则,积极构建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注重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推进“四级联动联调模式”,织密基层调解网络;坚持以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为重点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促进三门峡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优化营商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劳动关系更为复杂,相关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市人社局不断强规范聚合力,优化机制提升治理效能,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为将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在诉前,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召集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5家成员单位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点,进一步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协商解决机制,调、裁、审的衔接机制作用。

  市人社局积极和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中心对接,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了法律援助窗口,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此外,在市总工会设立劳动争议第二仲裁庭和调解庭,对于集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借助工会的力量开展调解工作,提高调解效率。2020年,全市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600件,涉及劳动者960人次,有效防止了矛盾的扩大和激化。在卢氏县设立卢氏县综治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分中心,发挥“综治+”模式,统筹人社、住建、交通以及项目单位等资源,开展矛盾联调联治,打通堵点,破解新形势下劳资纠纷,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处理。自2020年4月成立以来,该调解中心共接待农民工劳资纠纷156起485人,成功调解121起364人,兑付农民工工资412万元。

  重拳治欠,为民“撑腰”。三门峡市健全根治欠薪领导小组机制,压实政府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全面推进“一单两金四制”长效机制,实行“黑名单”制度,市、县政府设立应急周转金共2000万元,全市129个在建工程项目全部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实名制管理、建立银行账户、银行代发工资和按月足额发放工资,落实率达99%。截至2020年年底,全年共查处欠薪案件95件,向公安移交案件7起,为1321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178.2万元。开展守法诚信情况评价,定期公布重大违法欠薪案件,实施联合惩戒措施,使欠薪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目前,已将5家用人单位列入欠薪“黑名单”,2家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劳务公司清出本地建筑市场。

  对劳动关系矛盾处理坚决不“和稀泥”,三门峡市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向当事人讲清权利义务,使当事人在明白法律政策规定的情况下,达成协议,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当事人未经调解组织调解而直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到调解组织先行调解,仲裁员及时进行沟通指导,引导通过调解程序解决纠纷,以快速、灵活、简便的方式维护当事人切身利益。对于经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的协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司法确认,确保调解协议的履行。

  为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提高劳动人事处理质效,市人社局建立仲裁员定点联系调解组织制度,市、县两级按照片区划分不同地区,通过指定专门的仲裁员定点联系企事业调解委员会和乡镇(街道)调解中心调解员,加强业务联系。同时,组织调解员开展法律、法规、调解技巧、服务理念、廉洁自律等培训,不断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市人社局坚持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好全市劳动关系的“润滑剂”,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消除劳动人事障碍,净化营商人力环境,强有力地促进了三门峡经济内循环。

编辑:张家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