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旨在推动建立体系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省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计划》明确,到2022年,全省公共卫生领域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更加健全,物资保障、信息、科技、人才等支撑体系更加坚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更加牢固。
2022年年底前完成提升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和防控快速反应能力、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县级疾控中心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在实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方面,建设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健全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救治能力、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
2022年年底前建成心血管、儿童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级医院建设心血管、神经疾病、儿童、肿瘤、眼科等15个省医学中心,发挥其在疑难危重症诊治、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每个省辖市重点建好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院、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1所公立儿童医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配置,提高专科服务能力,全部达到三级水平;每个县(市)重点建好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院、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加快提质改造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计划》明确,建立医药储备信息平台,加强储备管理;选取若干物流枢纽城市和人口大市,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储备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依托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医疗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充实医疗防护物资、重点救治药品及医疗救治设备储备,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随时调用。
加快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2022年年底前围绕肺病、骨伤、儿科等专科和专病领域,建设25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0个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提升区域内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建成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医重点专科诊疗中心。
同时,提升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行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针对密切接触者、儿童及有慢性基础病的重点人群提出不同的预防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2022年年底前完成,挖掘整理经典中医药预防、救治、康复药方,收集筛选民间中药单验方和技术,推进中医药技术储备和研发生产,推动临床创新成果产出。
《计划》强调,夯实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础、深化医疗健康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在科研能力及人才队伍提升方面,积极整合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着力构建我省新型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公共卫生科研攻关能力建设,增强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储备能力;健全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巩固完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医学中心,采取省内、国内、国外三种培养方式,2022年年底前为基层培养6000名医疗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文/祝萍)
编辑:赵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