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首个获批开展普惠金融试点的省辖市,鹤壁市坚持“政府主导、平台支撑、政策引导、上下联动”,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普惠金融试点各项工作。今年10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8.56亿元,同比增加10.32亿元,增幅17.7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22个百分点;年内新增9.32亿元,增幅15.7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44个百分点。2019年9月,鹤壁市顺利通过省普惠金融试点评估验收,被评为A档。
“我们不断巩固普惠金融试点前期成果,紧紧围绕破解农户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创新,市县联动,全力推动普惠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普’和‘惠’成为惠农助企中新的关键字。”12月11日,人行鹤壁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马小平说。
确保银行敢贷、金融信贷可用
设立风险补偿资金确保银行敢贷。鹤壁市建立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整合投入财政资金,相继设立了1亿元普惠金融风险补偿金,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充分撬动金融支农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三农”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拓宽农户及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确保金融信贷可用。鹤壁市各县区不断巩固前期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果,依托设立在各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站提供“无贷户—首贷户—伙伴客户”递进式惠农金融服务,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普惠化。
鹤壁市还创新打造“首席金融服务员”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主动访客,将“3000亿元防疫专项再贷款政策”“5000亿元、10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统一打包为“政策工具箱”,与辖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整合,通过常态化“金融惠企大走访”,使政策精准直达涉农及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鹤壁市一小型制造业企业,因疫情影响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其无法如期偿还3500万元的贷款。在相关政策指导下,放贷银行考评了该企业的综合情况后启动绿色通道,两天时间里为其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并下调利率,帮企业渡过难关。
确保高效办理、参与各方放心
强化“互联网+普惠金融”确保高效办理。为实现“农户少跑腿、信息多跑路”,鹤壁市打造“线上数字化+线下网格化”助力信贷业务提质增效。线上整合普惠通App和普惠金融共享平台,打造数字生态圈,把授信农户及涉农企业和金融机构放到同一个互联网平台进行无缝对接,贯穿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推荐流程,实现资料信息实时传送;线下绘制普惠金融服务站地图,由主办银行根据站点分布划分网格,深度走访农户并协助完成信用信息采集与更新,贷款农户不出村就能享受“一次授信,循环使用”。
防控金融信贷风险确保参与各方放心。目前,鹤壁市创新构建了“地方政府+人民银行+主办银行”三级联控风险防范机制,由地方政府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和安全保障制度、人民银行建立异常交易监测制度、主办银行建立日常巡检及人员风险培训制度,防范普惠授信贷款各类风险发生。
截至目前,鹤壁市“普惠通”App实名注册率位居全省第一、普惠农贷率位居全省第一、“普惠通”App应用活跃度位居全省第二。普惠授信覆盖率为100%,实现户户全覆盖;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覆盖率为100%,实现村村全覆盖。鹤壁市普惠金融工作做法在2020年河南省普惠金融工作复制推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在2020年河南省普惠金融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多篇鹤壁市普惠金融工作消息被金融时报、河南日报、鹤壁日报、河南省普惠金融试点工作简报、河南新闻联播刊登和播发。
编辑:王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