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开封,深入兰考、尉氏视察,就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焦裕禄精神、抓好县乡工作、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几年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极大鼓舞和激励着开封的干部群众,我们始终牢记嘱托、践行嘱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行动上、转化到一项项发展进步中。2019年,开封人均生产总值是2013年的1.64倍,人均财力是2013年的1.96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3年的1.75倍,实现减贫7.5万户24.7万人。
身在其中的开封党员干部,这几年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用心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深意、用心思考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应有的作为,随着身边政治生态、发展质量、城乡面貌、干部作风、社会风气的悄然变化,大家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展现的强大生命力和真理性,愈来愈深刻地体会到只要紧跟“主心骨”、按照“方向标”埋头苦干、克难攻坚,就一定能凝聚起奋斗出彩的磅礴力量;只要把持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永恒课题,在深学细照笃行中补足精神之钙,就一定能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只要始终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真正成为党在基层的“花岗岩”,在关键时刻冲在第一线、拼在危难处;只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个时代呼唤,就一定能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群众就会由衷念党恩、跟党走。具体实践中,我们以回答“兰考之问”促“开封之变”,着重在“学做结合、推动转化”上下功夫,重点抓住了三个关键。
一是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焦裕禄精神结合学,点面结合、以点促面,让强大的思想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总书记指出,之所以把兰考作为联系点,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这些年,我们围绕这个正能量的聚集、形成和释放,始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融入创新理论武装之中、融入为民办实事实践之中、融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中。从民主生活会“兰考标准”到基层党支部的“四力提升”“四面红旗”,从“第一议题”制度到“五种学习方式”的细化量化,从焦裕禄一座丰碑到郭建华、王振立、杜祥奇等焦裕禄式好干部群体涌现,从兰考“一枝独秀”到尉氏紧随、兰杞一体化推进,从脱贫攻坚暂时落后到整体提升晋位,从一个月零六天疫情防控实现“双清零”到全面复工复产复学力争“双胜利”,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的嘱托在开封干部群众心中扎了根,焦裕禄精神也犹如一把标尺丈量着各县区争先晋位谋出彩的度和效。
二是坚持把三大攻坚战与高质量发展一起抓,统筹城乡、以城带乡,让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落实落细的有效载体。无论是抓好“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还是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始终贯穿着新发展理念。这些年,我们坚持从市县实际出发,结合发展阶段,在产业培育上,推动八个传统工业产业实施“三改造”,培育龙头,带动集群。基于5G新基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做强“柱石”产业。围绕“三链同构”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绘制产业图谱,实施链长制,开展链式招商,延链补链强链。紧盯200家重点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转型。在区域竞争和协调发展上,鲜明提出“融入郑州、做强县域、乡村振兴”统筹抓,以“五个一体化”积极主动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好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彰显文化特色。破解“五难”做强县域支撑,兰考依托品牌家居、循环经济,尉氏依托纺织服装、健康医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双双突破25亿元;杞县围绕农机、大蒜全链条,通许围绕食品、电动车,以清晰的主导产业奋起直追。乡村振兴“一十百千”示范先行,“1+6”示范带取得明显成效。在提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上,注重用改革破解难题,用开放带动改革。从“二十二证合一”到“投资项目承诺制” “便捷开工”“一码集成”,再到自贸区落地、综保区申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23个国家试点花落开封等,发展新优势正在形成。在绿色发展上,打造绿色经济的“金山银山”。赵口灌区二期、十湖连通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工程“一渠六河”率先完工,高标准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市区建成的百里绿廊串起分布在各处的历史文化“珍珠”,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总书记“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画卷正在开封展开。
三是坚持把践行群众路线与为民办实事持续做,见人见物、以人化物,让人民意志转化为夯实党执政根基的坚实力量。总书记指出,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成 “大事”。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民生补短板、破解民生“八需八难”等,群众通过头上灯、脚下路、吃安全、出行畅、办事便等一件件小事,看到了共产党人实实在在的为民初心。动真格、正风气、治慵懒。让对群众不上心、抓工作不用心的干部没有市场,领导干部带头访遍贫困户、走访企业、分包项目、领衔推动,建立市县主要领导三大攻坚问题“周交办”、单项工作“月排名”、营商环境双月点评、经济运行季度分析、重点项目半年观摩、整体工作年度考核等系列工作机制,真正让责任上肩、工作落地。抓实“以案促改”“拟问责”,让干部意识到严是常态、越往后越严。
让群众认同、干出实绩的干部有用武之地。通过“六个坚决不用” 、大抓基层基础、为基层减负赋能、打击诬告陷害等举措,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日益浓厚。通过个体影响群体、群体形成氛围、氛围推动竞争,使“五比五不比”“五转五带头”成为自觉。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开封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固根基、抓工作、促发展中仍然存在经济总量小、民生欠账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群众收入绝对值偏低等问题。这几年,开封的党员干部总是讲,每当工作迷茫时、遇到问题时,都能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找到方向与方法、增强信心与力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须把握其精髓,实践中我们最大的体会是:要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只有掌握了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贯穿始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大势、吃透市情县情。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搞大呼隆,少提新战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另一方面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要学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做到认识和实践相一致。这些年,总书记不仅为我们部署“过河”的任务,又给了我们过河的“桥”和“船”。比如,问题导向、战略定力、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抓铁有痕”、“钉钉子”等,用好这些方法,才能更加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要学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做到发展和为民相统一。总书记讲话中始终饱含着以百姓心为心、人民至上的崇高情怀,我们只有不断地感悟、看齐,才能树牢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路线作为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推动党的事业行稳致远。
“七一”来临,重温嘱托再对标,牢记嘱托再出发,必将激励我们把党的创新理论、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和对开封兰考的殷切关怀,贯通起来学,持续坚持做,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
编辑:陈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