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逐渐放开马路经济,给流动摊贩“松绑”。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公园、广场、马路边立刻聚集了不少人气,让疫情之后的市区复苏了城市“烟火气”,也让经济逐渐恢复景气。记者在不同时段走上街头,感受地摊经济带来的“烟火气”。
夜市摊点逐渐“回归”
6日晚6时30分,记者来到驻马店置地公园北门,看到这里非常热闹,各个摊主忙着支摊。卖衣服的、卖玩具的、卖化妆品的、卖饮料的、卖小吃的……应有尽有。
“热闹得很!喜欢这样的烟火味儿!”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逛街的市民表示,地摊经济重新启动,大家又多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街边商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这才是接地气的夜生活。”一位市民说。
“儿童上衣,10元一件,裤子15一件。”一名商户的叫卖声吸引了很多市民,大家纷纷上前挑选衣服。离这个摊位不远,有一个卖玩具的地摊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19岁的摊主告诉我们,他是一名大学生,现在学校没正式开学,所以就出来卖玩具挣点儿学费。“今天是第三天,一天卖几十元钱。”这名大学生说。
晚上7时30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走出家门,吃夜宵、赏夜景,愉快地感受夜生活的丰富多彩。
夕阳西下,小吃摊开始热闹起来。在美味飘香、灯火通明的天龙步行街夜市点,人来人往很热闹。
在这里,烤羊肉串、烤面筋、烤鸡翅……各类小吃应有尽有。人们约上三五好友相聚于露天的街边,享受着啤酒、烤串,烦恼在美食中烟消云散。这浓浓的市井文化背后,透着烟火味儿归来的幸福。
“烟火气”旺起来
6月5日早上6时30分许,在市区解放大道西段世纪广场北门,商贩已经多了起来,吆喝声、买卖声此起彼伏,热闹的早市买卖开始了。卖肉的、卖菜的、卖小商品的……
商贩忙着将新鲜的蔬菜摆放成堆,还有的正向顾客推荐自己的水果。记者了解到,早市上各类蔬菜、水果的价格均比实体店便宜。不少商户打出“新鲜牌”,再三向顾客强调蔬菜采摘下来还不到两个小时。
此时,城管工作人员已经到岗,维护早市秩序,引导商贩把菜放在规定区域内售卖。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许多市民健身后顺便逛早市采购。
“让这些流动商贩有了固定经营点,也方便了在周边居住的居民。”前来买菜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他想买些水果或者蔬菜需要骑着电动车跑到超市或者菜市场,现在出门就可以买到水果,非常方便。“我们的城市需要‘烟火气’。”王先生的话引得现场不少商贩和市民附和。
灯光璀璨、夜色美如画的各大游园广场,是不少市民的主要去处。天刚擦黑,广场上就已经“活”了起来,广场舞、鬼步舞魅力四射。
年轻人在篮球场挥汗如雨,中年人坐在开源河、骏马河边享受河风清凉,老年人顺着步道自由散步。各年龄段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疫情缓解后的夏季夜晚。
在皇家驿站、天中老街,恰逢周末,市民来到这里逛街,开启“逛吃”模式。晚上10时还有不少人在此逗留。
随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逐步恢复正常,驻马店市的夜经济也随之慢慢复苏,美好的夜晚已悄然回到人们身边。
市民走出家门,在各种小吃、服饰、日用品等摊位前流连忘返,汽车的喇叭声、市民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夜市变得格外喧嚣,浓浓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6月6日傍晚,世纪广场北门的小夜市热闹起来,各式家居用品、服装、小饰品、玩具等应有尽有,吸引了众多逛街纳凉的市民。
规范管理激发市场活力
连日来,地摊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地摊”一度淡出了市民视野。而当前地摊经济有序开放,城市烟火气重新归来,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消费选择,同时也解决了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生活困难的群众创造了一条创业道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只要规划好地摊的区域,做好环境卫生规范管理,我们都欢迎地摊经济。”为地摊经济拍手称赞的同时,也有市民对地摊经济的卫生、规划、监管等问题表示担忧。
“可以摆摊,但是希望还是要严加管控卫生问题。别让烟火气变成乌烟瘴气。”市民曹先生说。
“流动摊点把公园、广场的大门都堵住了,每次带孩子出来散步很不方便。”市民王女士说,有关部门应合理规划摊位,别让流动摊点影响交通。
针对市民的担忧,记者从驻马店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驻马店市将按照分类别、分区域、分时段的原则,选定部分道路、公共区域作为便民市场,用作小商品、餐饮、果蔬的经营场所。
目前,驻马店市城市管理局已组织人员到成都学习管理地摊经营的先进办法,近期会把制订好的方案通过主流媒体向大众公布。
编辑:王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