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要求,牢牢扛稳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积极组织动员全省发改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以8项“第一时间”的重点举措彰显发改人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积极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把疫情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生产生活安全稳定有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河南发展改革系统总动员。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党组书记、主任何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强调发展改革系统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河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成立由何雄任组长的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研究处理疫情防控中的重大问题。制定下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导全省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有关要求,完善应急预案,抓紧做好价格监测、春运组织、煤电油气运保障、物资保障供应等各项工作,及时通报有关信息,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第一时间组织调度,做好疫情期间煤电油气运及重要物资保障供应。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及时研究制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物资保障供应工作的通知》,从协调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市场安全稳定供应、强化经济运行调节调度三个方面提出10项保障措施。同时,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强化动态监测,主动对接企业,主动协调省属骨干煤炭企业及时组织复工复产,积极协助相关省辖市办理疫情防控期间的电煤运输车辆通行证,及时协调解决电厂的电煤运输问题,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春运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春运运行平稳,全网电力供应正常,天然气供应运行正常,能源供应储备较为充足。
——第一时间强化价格应急监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在狠抓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作为防控疫情的重要举措,制定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做好冬春蔬菜储备投放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启动卫生清洁用品价格监测的通知》等,进一步在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凝聚工作合力、加强供应保障;同时,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保供稳价各项工作。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重要商品价格监测。疫情发生后,省发展改革委启动特殊时期价格“一日一报一公开”制度,并自1月30日起在原有33种主要食品的基础上增加口罩、酒精、洗手液、消毒液等商品的价格监测预警,每天全省发改系统价格领域工作人员走进各大超市、集贸市场、小型蔬菜店和药店,实地了解主要食品、蔬菜和防护用品的价格波动情况,为价格监测提供第一手资料,将每日全省各市县监测点监测数据及时汇总,通过我委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预警预报、信息公开,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居民均衡消费;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引导经营企业和单位合理确定销售价格。总体来看,我省粮油及主要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叠加春节规律性波动和疫情影响出现阶段性波动,随着加大投放等措施的实施,目前价格趋于稳定。主要防疫用品供需矛盾突出,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加以解决。二是积极协调地市、企业加强储备投放和库存供应。指导郑州、洛阳采取“政府委托、企业代储、政府适当补贴”方式保供稳价,蔬菜储备规模分别为10000吨和4940吨,并指导其他地市加强蔬菜储备保供,视情适时投放冬季储备蔬菜,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协调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河南万邦公司将库存的30000吨蔬菜陆续投放市场,拉低价格平稳市场。目前各大商超蔬菜供应较为充裕,价格平稳。三是加强上下联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同时与郑州、洛阳、南阳、信阳、商丘等市发改部门建立了日报制度,密切监测粮油、蔬菜市场供应及储备情况,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快速响应。
——第一时间解决企业难题,协调推动银行加大重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长垣市作为“中国医疗耗材之都”,疫情发生以来,当地企业主动复工,扩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资。为做好企业复产和防护物资调运工作,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赴长垣市对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开展调研,针对企业复工生产存在的资金紧缺问题,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对我省重点卫生材料生产企业和防疫工作提供应急融资服务。截至2月5日,国开行省分行、中国银行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累计批复授信45.85亿元,完成资金投放36.15亿元。其中,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已向信阳、驻马店、周口、长垣、兰考等17个市县政府集中授信,累计投放34.7亿元,占同期国开行全系统投放金额的38.46%,投放规模名列前茅。
——第一时间全面启动“不见面”在线办理,稳住疫情期间“有效投资”。如何在疫情防控期,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难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投资工作的通知》,从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做好重大项目复工准备等方面提出10项举措。同时,为更好服务投资主体,针对投资项目咨询、申报、办理等具体环节,我委同步印发《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站式申报操作指南》,明确投资项目审批统一实行网上办理,项目单位通过在线平台上传电子材料,审批人员通过在线平台实行网上审批和网上出件,实行“不见面”审批,进一步稳定社会投资意愿,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项目建设和投资运行的影响。
——第一时间强化信用监管,防范打击哄抬物价失信行为。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围绕稳定市场价格、做好疫情防控,紧急部署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发展改革委加强舆情监测,严查恶意哄抬物价行为,尤其是口罩等疫区急需的医疗物资价格舆情事件,抓紧联系有关部门核查处理并及时将认定结果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奖惩系统。经各市县发展改革委初步核查,先后发现平顶山、郑州等部分市县存在哄抬物价行为,并推动相关部门加快核查处理,其中平顶山叶县高价出售口罩行为已经完成调查核实并作出8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第一时间加强协调联动,统筹做好防护物资企业复产和调运工作。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会同省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县,对全省范围内N95口罩、防护服、酒精等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情况进行系统摸排,详细了解企业复产情况、日产量、日产能等信息,并加强协调联动,全力支持湖北尤其是武汉应对疫情物资保障。2月1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向湖北武汉等地调拨口罩的通知要求后,立即派出工作组,会同工信厅、当地政府,协调原材料采购和交通运输等事宜,连夜向湖北武汉等地发运3万个口罩,为口罩紧缺的武汉等地百姓和医护人员送去了一份保护和温暖。鉴于口罩等防护用品及消毒用品供应持续紧张的形势,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联动,安排专人赴各重点企业驻企指导工作,督促指导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时间加强分析研判,千方百计把疫情对经济影响降到最小。我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提前谋划、深入分析全省疫情动态和未来走势,研判疫情对全省经济运行的总体影响、对各个产业和重点指标的影响以及对完成年度发展目标的影响,研究提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同时,聚焦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遇到的短暂困难,研究制定《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金融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加大稳岗支持等方面提出20条举措,同心协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一手牵两头”,一头坚决抓好疫情防控,另一头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在担当作为上再强化,在抓实抓细上再发力,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发改人的贡献。
一是加强节后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加强对重点地区流入人员的严密排查、严格管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可能出现的复工潮,指导有关单位允许来自疫情高发地区人员、非紧迫工作岗位人员适当延期返程。落实落细交通设施的通风、消毒、测温等措施,确保春运工作安全有序。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对高风险人群延长居家留观时间或实行居家网上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同步做好春季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
二是稳妥有序组织复工复产。严格企业复工管理,建立复工企业清单制度,坚持受控复工,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强大数据分析研判,做好返工人员的管理服务。开辟员工返岗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复工企业核心员工、技术骨干及时到岗,鼓励采取“点对点”包车等方式,实施全程管控,确保安全。全面摸排企业复工计划,对疫情防控措施规范到位、防护物资储备足、产品有订单、供应链有保障、本地员工占比大的企业优先安排复工,对部分紧缺应急物资统一调配,努力满足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口罩、消毒水、体温计等防疫用品需求。
三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提前做好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大力推行投资审批、工程建设管理等业务办理全程电子化,高效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问题,确保疫情缓解后全省能够立即掀起施工高潮。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向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倾斜,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尽快满足肺炎感染群众治疗及居民健康保障需求。加强项目储备,抓住国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行业投资的机遇,结合“十四五”规划谋划,积极做好项目审报和汇报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大盘子。
四是分类施策加强企业帮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遇困难的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引导各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做好续贷服务,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宝贵的金融“活水”支撑。定向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针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电影、住宿等行业企业,研究实施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免征、减征或缓征受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鼓励大型商务楼宇、商场、市场运营方对中小微租户适度减免疫情期间的租金。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参加线上职业培训的,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培训类专项资金补贴范围。
五是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稳定重要商品价格,加强防控物资、重点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主要农产品供求信息,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密切监测蔬菜和粮油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强化保供稳价工作,协调已建立储备制度的市地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加大储备蔬菜投放力度,并及时补足储备,有效平衡市场供需。同时,督促大型农贸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尽快开市,做好生活必需品补货补柜工作。强化重点就业群体帮扶,建立健全就业监测协调机制,加强跨地区劳务对接,积极引导务工人员在区域、行业、企业和城乡间合理流动。
编辑:银新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