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守住生态,就是守住幸福生活。一直以来,开封市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群众蓝天白云、清水绿岸。
唱好“黄河大合唱”
深冬已至,黄河开封段滔滔水依然壮澜。黄河大堤下,雄伟景观一览无余,镇河铁犀伫立天地、黄河母亲雕塑不屈不挠……黄河开封段干流88公里,流经4区1县12个乡镇,流域面积264平方公里,开封市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突出四大优势,瞄准四大定位,实施六大举措,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深入推动母亲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开封曾因水而兴,也曾因水而衰,更是伴水而生,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在开封有着最直观的体现。围绕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开封市全面打好新时代黄河保卫战,推进开封沿黄农业生态保护和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沿黄农业生态经济带纳入都市生态农业圈,努力打造“一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此外,围绕沿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创新农业旅游载体,深入挖掘富有开封特色的民间文化,以文化为魂、以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为形,打造现代农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园。
同时,把造林绿化作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实施生态廊道、防沙治沙等国家、省重点生态工程,组织群众开展“保护母亲河”绿化活动,在黄河大堤及沿岸营造堤岸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林带宽度在100米以上,多树种搭配、多林种混交,不断提升森林涵养水源和调节地表径流的生态防护功能。
治“三散”护蓝天
喷淋不间断降尘、出入口冲洗设备齐全、扬尘监测监控设备与市政工程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化平台实时对接联网……11月28日,建业集团开封花园里项目现场,一整套严密的防尘管控设备把工地“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闻施工忙,不见灰尘扬。天气越来越冷,大气污染防治也进入攻坚期,开封市持续用“铁心布置,铁面整改,铁腕执法”的勇气和决心,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9月11日,全省“三散”污染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开封市召开,现场观摩“三散”治理工作经验做法,通报全省“三散”治理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第一时间捋顺关系、传导压力,第一时间上下联动、分类治理。
今年,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精准施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改善民生的诚心,以立体防控的精心,以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铁面互查、铁心督查、铁腕追查,全面深入推进“三散”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开封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考核排名11月份居全省第1位。
成绩的背后,是开封市以立体防控精心筑牢“散尘”防治墙、以人民为中心夯实“三散”治理根基等的具体体现,是市四大班子各司其职,全市一盘棋推进,在点面结合、标本兼治上下狠功夫,以真招实功确保工作落实落细的生动实践。
“四水同治”碧流显
开封与水密不可分,治水兴水一直在路上。特别是今年以“两城两都一支点”城市发展定位为载体,开启了“四水同治”新征程。
今年年初,全市召开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开封水利现代化动员大会,贯彻落实全省动员大会精神,对开封市“四水同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以深入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作出新贡献。
11月11日至12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暨“四水同治”推进会议在开封召开,动员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掀起高标准农田和“四水同治”项目建设高潮;并集中观摩了开封以“四水同治”为抓手,全力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灾害科学防治,逐步变缺水为有水、变污水为清水、变水害为水利的典型做法。
本着着力解决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线,以全面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三大流域四大灌区”水资源均衡配置为总体布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落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封市重塑了“一城宋韵半城水”的水城胜景。
国土绿化筑屏障
寒风中万枝摇曳,千树高耸挺拔。12月23日,位于十二大街和东京大道交叉口的汴西林区,50亩的区域被横成行、竖成排的泡桐、栾树、槭树等各色树木“占领”,好似一支军队,傲立严寒,静等来年成荫,庇护一方。这是开封市今年冬季新增添的一片林地。
牢固把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契机,开封市坚持边规划、边创建,不等不靠,压茬推进,在创建工作中,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为核心,建立起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使绿色生态品牌得到充分彰显,生态潜能得到充分释放,生态价值得到充分转化。通过开展大规模植树增绿活动,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绿色屏障。
经过重锤推进,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从河岸到田野,风景如画的景观廊道徐徐入画。据统计,开封市去冬今春共造林2.8万亩,打造了总长度120公里的生态景观长廊和围城生态屏障。同期,全市完成各级生态廊道绿化建设9万余亩。此外,提档升级城市绿化,通过拆墙透绿、屋顶绿化、立体挂绿等措施,合理搭配花草和乔灌木,不断增加城市绿化元素,彰显宋都绿韵。在农村,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去冬今春分别完成2.36万亩和4.53万亩。
今冬明春深入推进“六化”,在去年生态廊道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以城市绿化、河湖渠绿化、农村绿化等为重点,全市计划绿化面积20.7万亩,以加快补齐开封市生态建设短板,为全面建设美丽开封提供强有力生态支撑。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新栽、补植苗木面积3000余亩。
黑臭水体渐无踪
碧波万顷,水光潋滟。一年四季任一时节,顺着河南大学明伦校区附近的东护城河走一走,岸上草木连绵成片,水中映尽蓝天白云,鸟鱼做欢游荡,富有韵味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谁能想到如此美景之地在几年前还是一片“狼藉”。这是开封市黑臭水体治理的一个鲜活案例。
黑臭水体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封市切实增强治理黑臭水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治理任务;健全机制,全力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
去年10月24日,开封市从60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也吹响了全市攻坚黑臭水体治理的号角。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抓铁有痕,朝着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不断前进。今年,开封市依据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申报方案,积极谋划实施了雨污混节点改造二期工程、东西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马家河截污工程等13项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并克难攻坚、千方百计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以负责任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稳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激活全城春水。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