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加快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洛阳市正式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各责任单位将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等十大内容。
意见明确,行动主要目标为:到2021年,全市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建设质量强市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
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强化“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到2021年,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到2020年,所有县(市)区达到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标准;到2021年,洛阳市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行政监管体系,实现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长效化监管,到202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提升装备制造竞争力
到2021年,基本建成链条完整、技术先进、优势突出的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培育一批省内、国内及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提升消费品供给质量
完善消费品标准体系,推动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变、向中高端迈进。到2021年,重点领域消费品实现“同线同标同质”生产。
提升原材料供给水平
培育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到2021年,实现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100亿元以上。
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到2021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交工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竣工工程备案率达到100%;
●重点工程质量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提升服务业质量效益
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到2021年,全市旅游人数突破1.5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00亿元。加强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洛阳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地位,推进地铁1号线、2号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大力构建城际铁路网骨架、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道网。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到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超过260亿元。培育壮大金融机构,到2021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超过450亿元。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将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保障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强对各类形式医疗机构监管。打造以牡丹文化、古都文化、山水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会展品牌,建设提升城市书房,提高供电、供气、供热、供水、通信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到2021年,城区污水处理率在96%以上,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在98%以上,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在88%以上。
提升对外贸易质量优势
洛阳市将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面向中西亚和欧洲地区开放,推进传统出口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积极推进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建设,提升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国际产能合作能力。
下一步,洛阳市将强化标准引领和品牌带动,积极推进质量、环境、信息安全、能源等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强化质量监管,在质量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展专项整治和区域集中整治,实施质量分级制度,引领、保护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的积极性,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编辑:赵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