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紧抓高铁机遇 挖掘山地资源 形成四大绿色产业

2019年12月10日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铁路一响,黄金万两。郑渝高铁河南段已经贯通,方城县高铁沿线的乡镇村落抢抓机遇,做好高铁文章,努力走出一条不断提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这几天,清河镇十里铺村77岁的村民张德林逢人便说,高铁来了,村民们的好日子也来了。“高铁站修到俺家门口,走几十步就到车站了。高铁通车以后,俺村的各种农产品也能卖到全国各地了,真是太方便了,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啥时候也比不上现在的形势。”一提到高铁,张德林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十里铺行政村位于郑渝高铁方城站西北方向不足500米处,辖郭庄、十里铺、孙庄和姬庄5个自然村。其中,十里铺自然村和郭庄自然村距离方城站只有百余米。高铁建成通车,区位优势给这些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电子厂、服饰厂等家庭作坊式加工厂纷纷落户这里。目前,全村干群正铆足劲头做好高铁文章,在原有500多亩红桃产业的基础上,规划今冬明春扩种到2000亩,让十里铺村的林果等农产品乘上高铁,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实惠。“高铁的开通,给我们十里铺村带来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村‘两委’班子将带领全村群众发展我们的种植业优势,让我们的农产品也乘上高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我们会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人居环境,展示好对外形象。”该村村支书李怀林表示。

  郑渝高铁途经拐河镇19.35公里,郑渝高铁河南段的4个隧道全部在拐河镇,涉及8个行政村、两万多口人。高铁建设,彻底改变了这个山区乡镇的发展。近年来,该镇紧抓高铁机遇,通过挖掘山地资源优势,目前已经形成果药箘、向日葵油料作物、种养游一体化、生态旅游“四大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养的发展路子。“一个产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一个过程。顺店村种的花卉苗木、横山村种的桃,高铁规划这条线路时,我们都提前谋划了。现在高铁开通了,我们这个产业也基本形成了。坐高铁上往下看,一年四季这个地方都是瓜果飘香。”拐河镇党委书记刘长顺介绍说。

  “飞龙”出七峰,发展势如虹。眼下,拐河镇正把原有的资源禀赋和高铁资源无缝链接,打造“高铁产业经济带”,叫响“到拐河看高铁”旅游品牌。“高铁开通,不仅有收获的喜悦,更有发展的信心。下一步,我们拐河镇将抢抓高铁机遇,打造融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传统文化于一体的高铁产业经济带、生态观光旅游带,走出一条不断提速的绿色发展路径。”刘长顺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