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7个出彩点】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

2019年10月31日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

  金秋时节,郑开大道两侧的树木如同染上了金黄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一辆辆挂着“豫A”“豫B”牌照的汽车沿着郑开大道疾驰而过,东来西去、西来东去,好不热闹。

  2006年,以双向10车道的郑开大道建成通车为标志,郑汴一体化真正迈开了步伐,开启了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郑汴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10多年来,郑汴两市携手共进,深度对接,为两市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建设,郑汴两市相继实现了交通同城、金融同城、电信同城,让两市百姓同城生活、产业融合发展的美景展现在眼前。随着产业同城、生态同城、资源共享的逐步落实,郑开大道、郑开物流通道、郑开城际铁路、郑徐高铁等相继建成运营,两市百姓同城生活的梦想走进了现实,两市产业融合发展的蓝图正在变成实景。

  郑汴一体化,是河南区域协调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导、标志和龙头。郑汴一体化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为两城百姓带来了各种便利,也带动了两市的发展,实现了“1+1>2”的效应。

  2018年,郑汴两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1万亿元。郑汴一体化也打通了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的大通道,2005年到2018年13年间,开封全市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9倍、8.4倍。

  近年,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再次为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加入了“催化剂”。2018年,从开封市直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开港大道开封段建成通车。这条总投资19.4亿元、全长57.3公里的一级公路,为郑(郑州)汴(开封)港(郑州航空港区)“黄金三角”画上坚实底边,加速郑汴一体化升级版打造。

  在难得的发展机遇前,开封市乘势而动,谋划了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的“533”工程,即推动郑州、开封两市“五条通道建设、三大产业对接、三大区域协作”。“五条通道建设”即东京大道西延、开港大道、郑汴沿黄大道(S312)、G310南移、郑开地铁对接,“三大产业对接”即郑汴汽车产业对接、郑汴旅游业对接、郑汴产学研对接,“三大区域协作”即自贸区郑开两个区域协同发展、郑汴港区域协同发展、沿黄生态区域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开港大道开封段实现了建成通车,郑开科学大道开封段全面开工、基本建成,郑汴沿黄大道开封段前期工作基本完成,G310南迁工程郑州段全面启动,开封段建设规模已经确定,郑州地铁12号线、8号线获得国家规划批复;郑汴汽车产业带初步形成230万辆整车产能,配套产业加快集聚,郑开双创走廊、开港经济带、沿黄生态带全面启动。

  今年8月,《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将开封纳入“郑汴港核心引擎区”,对开封而言,又是一次发展机遇。站在郑州大都市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起点上,在实现电信、金融同城等“五同城一共享”基础上,在全省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郑汴一体化将在“中部崛起”“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等战略中,发挥品牌优势、消费中心优势、国际化功能优势等“三大优势”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文化核”,推进空间规划、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和产业“五个一体化”,继续走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前列。

  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深度发展,未来郑汴两市必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