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坚守代代传

2019年09月20日 来源:河南日报

  今年80岁的侯荣书是济源南山林场的退休工人。在他心目中,守山护林就是呵护母亲河。

  “以前,荒山秃岭不挡水,下大雨黄泥水顺着山坡就流进黄河了。”9月19日,侯荣书说。

  黄河难治,根在泥沙。济源山区面积达总面积的80%以上,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济源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扛起镢头,让荒山染绿。

  侯荣书一家三代造林的故事就是济源绿化荒山的缩影。1989年,侯小中从父亲侯荣书手中接过了种树的镢头。今年,儿子侯鹏鹏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一名林业人。

  “有了无数人的艰辛努力,荒山才变青山,我们要守好这片父辈们培育的林海。”侯鹏鹏告诉记者。

  几代济源人艰辛奋战,10年改造10万亩困难地,让大山成为涵养水源的“水库”。目前,济源近70万亩人工林每年可增加涵养水源5000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80万立方米,黄河主河道济源段的水质常年定性评价均为“优”。(记者 张海涛 成利军)

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