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河南部署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2019年05月17日 来源:河南政府网

  为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的要求,促进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做好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出了七点要求。

  1、着力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根据《通知》,各地要始终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放在首位,合理确定年度工作目标,避免“一刀切”,力戒层层加码、形式主义和超越实际的指标要求,重点在签约服务的协议履行、政策激励、交流互动、宣传引导等方面提质增效,要持续强化履约意识,认真落实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

  2、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通知》提出,各地要重点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疗能力,提升基层护理人员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安宁疗护等上门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和健康驿站(小屋)标准化建设,“一站式”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一次性满足签约患者健康服务需求,提升服务效率。

  3、着力改善签约居民感受

  《通知》还提出,各地要不断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家庭医生团队要通过门诊治疗、随访、健康咨询、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当好签约居民的健康参谋。为患有慢性病的签约居民开具4—8周的长期处方,县级公立医院要组建县级专科服务团队,为签约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为签约居民开通绿色通道,开放不低于40%的门诊号源,并在住院床位、检查检验等方面为签约居民提供便利,使签约团队更好服务签约居民。

  4、着力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合理确定服务包收费标准,建立可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真正发挥基层机构作为医保控费“守门人”作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原则上应当将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家庭医生团队,提高签约医生主动履约、上级医师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5、重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并依据签约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实施贫困慢病签约患者分类管理,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疾病的贫困人口,做好随访评估、健康管理、适时转诊等工作;对患有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等6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提供健康指导,并每年安排一次随访;对患有其他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由各地结合实际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

  6、广泛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宣传活动

  《通知》强调,各地要以“携手家庭医生,共筑健康生活”为主题,采取现场签约、义诊咨询、健康科普等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支持签约服务、关注家庭医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合理引导居民预期,避免“签约服务等于上门服务、免费服务”的错误导向,增强签约居民“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我的健康我管理”的理性认识,强化签约居民第一时间问诊求助家庭医生的就医理念。

  七、大力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

  《通知》还强调,各地要加快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运用互联网、手机APP等,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签约、健康咨询、预约就诊、健康管理、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每季度至少为签约居民推送1条个性化健康教育信息,增加签约居民的感受度。(记者 陈静)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