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遗愿终于实现了。”4月1日,手捧着志愿军烈士周少武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济源市坡头镇店留村村民周波热泪盈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为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烈士,清明节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网信办等10个部门共同发起“寻找英雄”行动,旨在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
2014年以来,我国共迎回五批58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在这589位烈士的上千件遗物中,其中有24枚印章上的文字图案清晰可辨,既能确定烈士的英名,也为有关部门寻找烈士的亲人提供了线索。
这24位烈士中,我省共有3位,他们分别是:周少武,男,河南济源人,1932年出生,1951年6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79师235团2营4连战士;杨双喜,男,河南邓县人,1910年出生,1951年5月18日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3营营长;王国清,男,河南平舆人,1926年出生,1951年4月牺牲,生前部队不详。
信息公布之后,首先从济源市传来消息,经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查找,很快在坡头镇店留村找到了周少武的后人周波。
3月28日,济源市通过核对《济源市革命烈士英名录》和其他资料,初步确定济源市烈士周少武与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烈士周少武为同一人。通过周少武烈士后人周波提供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等相关材料,再次确定周波系烈士周少武侄孙,周少武和周波的爷爷周观富是亲兄弟(周观富已经去世)。
3月30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来电告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济源市在寻找烈士亲属活动中,行动之快,效率之高,全国首家。
周波说:“我打小便经常听爷爷讲述大爷爷周少武的事情。爷爷说他父母走得早,兄弟俩相依为命。当年他俩逃荒到陕西,17岁的大爷爷参了军,他因年龄太小继续逃荒。多年后,一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寄到了家里,爷爷才知道他的哥哥周少武已经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
记者在这张纸质发黄已略显斑驳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上看到,上面写着“周少武同志于1949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在二三五团二营四连任战士,不幸于1951年6月在第五次战役中光荣牺牲”。落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时间为1956年。
周波告诉记者,爷爷周观富生前曾多次寻找周少武的遗骸,但始终没有任何信息,“现在好了,爷爷的遗愿终于实现了。”
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安排和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邀请,4月2日,周少武烈士亲属将在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陪同下前往沈阳,参加清明节期间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的安葬仪式和祭奠活动。
据悉,邓州市和平舆县两地相关部门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烈士杨双喜和王国清亲属的下落。(记者 张海涛 成利军)
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