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厕所是去年9月改建的,你看这一个蹲便、一个坐便,上完厕所一踩就能冲水,可比以前的旱厕干净、方便多了。”2月19日,家住安阳县(示范区)白璧镇西裴村的张献荣指着自家改造的新厕所,乐开了花。
随着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拆除旱厕、新建院内水冲式厕所的“厕所革命”,解决了农村厕所脏、乱、差问题,明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村民卫生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裴村党支部书记贾海军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厕所革命”宣传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投入到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工程之中。“我们村改厕105户,基本上全部改造到位。”贾海军介绍。
“白璧镇对全镇39个行政村所有大街小巷的旱厕全部进行了拆除清理,拆除旱厕600余座。按照上级要求,去年年底前30%的村庄要完成改造任务。东北务村邻近市政管网,采用市政管网式改造模式,计划铺设管网9738米,现已铺设8000余米;西裴村采用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管网模式进行改造,需铺设管网3100米,现已铺设完毕,目前正在建设污水处理站;西邵科村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式改造,全村323户,现已完成224户改厕任务。目前,12个村已完成改厕2827户。” 白璧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
以前,“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的茅房在农村随处可见,造成农村如厕环境脏、乱、差。通过“厕所革命”,如今,在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水冲式厕所已经屡见不鲜,有的村民还在卫生间里铺地砖、装马桶、装卫浴,成了乡村厕所的“豪华版”。
“我们村的污水管网已经与城市污水管网对接,全村162户农户已全部改建水冲式厕所。村头的公共厕所去年10月也开始投入使用。”该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介绍。
“汤阴县将‘厕所革命’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去年4月,汤阴县被确定为全市‘厕所革命’试点县。2018年,全县共完成户厕改造3.2万户,建设乡镇公厕20座和村庄公厕20座。”汤阴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
“我们逐步确定了改厕试点,明确了2018年市级改厕试点乡镇,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集中连片、整村推进要求,建设一批‘厕所革命’试点村,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提高乡村改厕、建厕水平,通过试点改厕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向全市推广。” 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我市已基本确立了3种改厕模式,一是城市污水管网覆盖到的县城周边农村采取户建水冲式厕所、村铺设污水管网直接连接城市管网的模式。二是集镇所在地和所在乡镇、村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以及部分扶贫村采取户建水冲式厕所、村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的模式。三是经济基础较差、不具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条件的村,推广使用三格式化粪池式厕所。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市共完成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361601户,为年度任务的120.53%;新(改)建符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三类标准的农村乡镇公共厕所174座,为年度任务的126.09%。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取得了第一场“厕所革命”战役的胜利,初步解决了各县(市)区乡镇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标准不高的问题。
编辑: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