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0年风云激荡,40年巨变沧桑。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各地发展你追我赶、竞逞风流。回顾和梳理走过的这一段光辉岁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认识再升华,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开启发展新征程、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现实需要。本报今日隆重推出“激情四十年豪迈新时代——中原追梦”特别报道鹤壁系列特刊,聚焦鹤壁市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深度的观察和解读展示时代变迁,用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义。
奋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出重彩——访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鹤壁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勤奋守业、创新拓业,一任接着一任干,矢志不渝抓发展,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特别是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水平持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有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近日,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马富国表示,当前,鹤壁的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嘱托,笃行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鹤壁调研时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望,市委、市政府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真挚热爱和对事业的无限激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位新时代、彰显新气象、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奋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出重彩。
要以思想大解放谋求发展大作为,着力绘就“走在前、出重彩”崭新蓝图。40年的发展历程一再证明,思想每解放一步,各项事业就会前进一步。思想越解放,改革越深入,发展越迅速。机遇赶着人,问题逼着人,时间追着人,容不得丝毫懈怠和犹疑。鹤壁将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迅速转观念、强思想、勇担当,坚决摒弃坐而论道、坐井观天、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坐愁行叹、坐失良机等陋习,以新思想统领大发展,以新理念引领大发展,找准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定位,清晰思路目标,定实任务举措,以思维方式转变促进领导方式、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鹤壁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要以一流新业绩彰显一流新作为,着力迈上“走在前、出重彩”更高台阶。开创鹤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努力交上一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鹤壁将一以贯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高标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乡、现代文化、现代治理、现代生态新体系,着力稳增长保态势,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抓改革促创新,着力夯基础创优势,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奋勇争一流、走在前、当标兵、做示范,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生根结果。
要以担当硬作风支撑担当硬作为,着力干实“走在前、出重彩”宏伟事业。激情是干事创业的最强原动力。鹤壁将持续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秉持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力戒夸夸其谈不真为、畏首畏尾不敢为、腹中空空不会为,闯字当头、新字当先,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奋发奋进的精神、早紧快实的效率,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放开胆子,与强的赛、与优的比、与快的争,干出特色、拼出成效,更加奋发有为地办好鹤壁的事情。
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作为,着力打造“走在前、出重彩”最强保障。党建强才能事业兴。鹤壁将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党的建设高质量工作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扛牢压实“两个责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倡树正确用人导向,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正风反腐,优化政治生态,着力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为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访鹤壁市市长郭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鹤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端,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出重彩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鹤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端,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出重彩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鹤壁市市长郭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7年,鹤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2.6亿元,是1978年的230倍,年均增长11.6%,高出全省0.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5.1万元,是1978年的70.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9.7亿元,是1978年的171倍。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煤炭行业占工业比重下降到6.1%,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1.6%,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8.2%,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全省第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被国务院表彰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锐意推进改革开放,动力活力不断迸发。围绕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和开放招商、创新创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委、市政府成立高规格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小组,出台专项改革方案300多个,“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点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开放型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签订友好城市协议书或备忘录,引进省外资金增幅、重点项目投资进度连年保持全省先进位次;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突出,累计与70余所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80多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7%。累计创建国家级试点示范50多项,试点经济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鹤壁市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拿出八成左右财力办实事好事。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82%、低于全省0.75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0”政策体系,城镇化率达58.76%、居全省第3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领先,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1.86,是全省差距最小的省辖市之一。本科教育实现零的突破,三甲医院成功创建,城乡居民医保低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标准持续提高。平安建设持续加强,成功夺取全国综治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居民幸福感位居全省第2位。
——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城市第一定位,有效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森林覆盖率达3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5.65%、39.91%,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达65%,淇河水质在全省60条城市河流中长期排名首位,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被确定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等,空气优良天数等指标在全省7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稳居领先地位。
详见11月8日河南日报09~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