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心城区新建、改造公厕110座 市区公厕已达814座

2018年09月21日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编辑:赵檬

  9月17日,涧西区秦岭路与南华路交叉口东北角,绿色掩映中,一处新开放的红顶白墙公厕不时有人进出。

  “相当漂亮,而且定时有人打扫,环境很干净,没有任何异味。”正在附近小游园散步的市民吕怀林对该公厕的设施和环境赞不绝口。

  打造“公厕+环卫工人驿站”综合体

  这处今年新建成投用的免费公厕增设了第三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等,并配备了卫生纸、洗手液等便民用品,同时与秦岭路小游园融为一体,“方便”之所更加美观、更重便民。

  公厕旁,则是配建的环卫工人驿站,里面配有微波炉、冰箱、座椅、柜子、常用药品等,几名刚换班休息的环卫工人在驿站里休息,门口有序停放的几辆微型环卫车辆正在充电。“以前碰到雨雪天气,在路上保洁完后没有地方休息,有了这样的驿站,我们感到很温馨。”环卫工人潘振虹说。

  涧西区环卫局局长李荣军介绍,今年该区在建设公厕时,在部分重点路段探索采取“公厕+环卫工人驿站”综合体的方式进行建设,有效节约了用地,也能更好解决公厕保洁人员和环卫工人临时饮水、就餐、休息等问题,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厕一景”更重惠民

  公厕虽小,却折射着城市品位,反映了城市温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厕所革命”这项民生工程,按照工作部署,中心城区要在今年“十一”前完成100座公厕新建、改造任务。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环卫部门已自加压力,中心城区目前已新建、改造完成110座公厕,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新建、改造的这批公厕,全部符合二类以上公厕标准,更加注重“一厕一景”,公厕外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公厕造型也更符合洛阳古韵今风的城市风貌。同时,在厕所内部便民设施功能方面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以涧西区在宁洛高速涧西站出口处新建的一座公厕为例。该公厕面积140余平方米,外形采用新中式风格,里面设置了第三卫生间,还配备了饮水机、简易沙发、电视、储物柜、音响等设施,成为城市窗口地区的新景观。

  此外,今年我市公厕建设的另一个特点是,主次干道两侧的公厕全面增设了亮化设施,统一采用轮廓亮化加“公共卫生间”顶灯亮化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厕的辨识度,方便市民游客就近如厕。

  市区公厕已达814座

  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市委、市政府把公厕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旱厕、提升旧厕、建设新厕。近三年来,中心城区已累计新建改造241座公厕。目前,市区公厕总数已达814座,主要道路公厕间距基本控制在500米内,公厕内部设施全部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真正让小公厕绽放出了别样美丽,展示了洛阳文明城市、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