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脏乱差问题,历来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今年4月以来,我市城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火力全开”,取得明显成效。9月5日上午,记者走访市区多个老旧小区看到,小区房屋的外立面美观统一,违法建筑已拆除,路灯亮了、路面干净了,整治提升后的小区样貌“年轻”了,引来居民一致称赞。
老旧小区变化大
“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路灯亮了,街道干净了;处处有花,处处是景,出门就在公园中,在这样舒适、宜居的小区里生活真是美啊!”9月7日,记者在光华小区东区采访时,一位居民这样感叹。
吉祥家园位于文峰区德隆街西段路南,有住户1308户、人口4000余人,建于2006年。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小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无保安等问题让居民十分头痛。自从物业进驻该小区后,小区明显变干净、整洁了。“小区以前那种‘脏乱差’的景象已经不见了,建筑垃圾、旧家具等都被保洁人员收走了,楼道干净了,小区道路也看不到饮料瓶、塑料袋了。”该小区业主赵先生介绍,“现在,小区有保安、门卫,外来车辆不能随便进小区了,我们感到很安全。”
位于曙光路的晨曦小区以前环境不太好,居民经常往院子里乱扔杂物,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偶尔还会出现偷盗现象,居民都有怨言。自从紫薇大道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组织专业的物业公司接管该小区后,小区的违法建筑拆除了、路边杂物也不见了……一切都井然有序。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现在的环境我们很满意,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我市多个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后的样貌“年轻”了不少,居民们坐在小区里纳凉、聊天,提起小区的变化,大家的笑容都浮现在脸上,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个老旧小区改造真的是‘改造’到大家心里去了,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市民郭先生赞叹地说。
“创卫”复审添动力
据了解,今年7月16日至7月24日,市领导多次深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安阳县)、文峰区(高新区)、殷都区、北关区、龙安区等地,就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及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调研。市房管局各分局工作人员也积极行动,努力做好老旧小区“创卫”复审工作。
北关区政府根据辖区老旧小区多、“创卫”复审压力大的实际,坚持抓重点部位、抓关键环节,及时召开老旧小区“创卫”工作会议,通报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区分责任、狠抓落实,特别是针对“创卫”模拟暗访通报内容,立行立改。市房管局北关分局及时将日化厂和鑫海嘉园问题向豆腐营街道办事处进行通报,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小广告已粉刷或清除,版面、垃圾箱已更换……同时,对鑫海嘉园小区进行全区通报批评,要求各物业企业深刻分析、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按照“创卫”复审标准管理小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克服短板。
为确保“创卫”督导工作有人手、有力度,市房管局北关分局成立了6个督导小组和1个机动组,抽调20余人充实到区老旧小区督导组中,延长督导时间,增强督导力量,加大覆盖网络;文峰区相关领导召开由住建、城管、各办事处主任参加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会议,传达了市领导就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讲话精神,对本辖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的制订及每周进度汇报进行了安排;龙安区政府召开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暨创卫工作专题会议,对老旧小区物业推进各阶段工作督查情况进行汇报,要求各街道办事处把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与当前“创卫”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实施方案做好每阶段工作。
市房管局文峰、北关、殷都、龙安4个分局在市房产管理局统一安排下,分别组织本辖区各督导组、专业化物业企业负责人、小区项目经理和老旧小区物业企业负责人召开“创卫”工作会议,对物业小区当前存在的卫生有死角、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问题进行通报,并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着重强调要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对存在问题要坚决整改,各小区卫生保洁必须到位,彻底消除卫生死角,高标准迎接“创卫”复审。
努力让居民满意
记者从市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我市共有老旧小区1173个,市房管局抽调工作人员组成18个物业督导组,对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截至9月9日,我市完成路灯安装工作的老旧小区有300个,完成楼道粉刷工作的老旧小区有396个,完成路面平整工作的老旧小区有960个,完成监控设施安装工作的老旧小区有731个。
“居民的诉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居民满意是我们实施改善提升的唯一标准。”市房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对各区未改造的小区进行督导检查,对按计划完成的小区及时表扬,对未按计划和时间节点完成的要通报批评并移交市政府启动问责机制。同时,尽快落实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并加大改造力度,建议各区政府抓紧落实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落实。我们也会积极加大老旧小区物业改造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提高老旧小区业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把安阳建设得更美丽。”
●相州晨语
老旧小区改造要下精细功夫
在坚持房住不炒的新住房时代,如何提升老旧小区的宜居指数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新课题。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件惠民生的大好事。那些房龄在30年甚至更久的老楼,硬件已经破损不堪,水管老化、电路陈旧、墙面开裂、没有电梯、路面坑洼不平……重重隐患让住在老旧小区里的居民生活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那些和老旧小区一起步入迟暮之年、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生活更是不方便。有专家指出,对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更新改造,除了惠及民生,更能化解产能过剩、增加就业,形成经济新增长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如此看来,老旧小区改造确实大有可为。不过,这件好事要想办好却并不容易。如何既不扰民又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时必须做好三方面的精细功夫。
首先,施工前的沟通要充分。即将施工的项目有哪些、该项目预计施工多久、对居民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需要居民给予哪些支持等,这些都要提前公示。并不是贴出一纸通知就完事了,还应安排专人进行解答,让居民对施工心中有数,才能积极配合。
其次,施工中的进度管理要精细。建材调配、工人调度、各工序之间的衔接等,都要有序进行,不能动辄就掉挡。施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住户的各种诉求,导致进度延误。对此,施工方要投入更多力量,做好细致耐心的协调工作。
最后,施工的细节要注意。午休时间不施工、减少扬尘、控制噪声、注意防火、及时做好垃圾清运等,这些虽然是小事,也要注意。
同时,对居民而言,也应对施工方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别只想着自身利益。只有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让老旧小区尽早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