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防工作坚持站位全局、围绕中心,充分利用人防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人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服务脱贫攻坚打“组合拳”
瞄准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南省人防办在原有2名驻村工作队员的基础上又增派3名驻村工作队员,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一线的战斗力;协同省国土资源厅、省旅游局、省农业厅、省体育局、郑州大学、太龙药业等20余家单位、企业的专家,实地指导旅游、种植等扶贫产业,已确定社会投资500万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将人防疏散基地建设与扶贫村发展有机结合,结合战备用水、迂回道路、灾害应急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助力定点扶贫村建设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组织召开全省人防系统脱贫攻坚座谈会,对全系统全员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再指导、再加压。4月份,省人防办作为省直197个选派单位的唯一代表,参加省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座谈会、全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表彰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
参与黄河防汛通信保障用精兵
7月中旬,根据省委值班室组织黄河防汛通信保障工作的通知,省人防办闻令而动,2小时内调集省本级、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巩义、长垣10台人防机动指挥车、通信保障车,投入黄河防汛通信保障,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在黄河沿岸建立1个前方指挥通信基地、开设3个机动指挥所,通过卫星、人防4G、短波、超短波等多种通信手段,将黄河河道汛情实时音视频信息传输至省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并省委值班室,为省委领导了解掌握实时汛情、实施防汛指挥做好准备。此外,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大活动中,省人防指挥信息系统与省委值班室保持互联互通,全程为省委传输实时信息。
开放人防工程避暑纳凉惠民生
从6月份开始,省、市同步召开新闻发布会,全省开放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185个,面积达58.5万平方米,涵盖全部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各级人防部门按照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六通六有一保障”标准,创新开展“铸盾为民、低碳纳凉”示范点建设活动,积极更新风水电设备,美化地墙面装饰,改善纳凉环境,完善工程引导标识、电子快速查询通道,提高纳凉点的便利性、舒适度,做好纳凉点防火、防汛、防安全事故管理,以人防工程资源为载体,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指示精神落实到便民惠民实事中。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出实招
出台《河南省人民防空工程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简化人防审批办事服务流程,人防审批事项全部上线运行,人防工程审批申报材料减少50%。全国首家启动研发“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暨非现场质量监督信息平台”,并与河南省政务服务网联通;会同9个省直机关出台文件,实行人防工程与房屋建筑、消防等联合审图;指导督导市、县人防部门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当地政府政务服务平台,严格落实“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要求,让服务对象省钱、省时、省力。
促进地下空间建设助发展
着眼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一体规划建设,启动修订人防地方法规和条例,对《郑州大都市区规划(2017—2035年)》《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方案》提出修订建议,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一体规划、多层立体开发、互连互通,助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下雨看海、环境污染、房价地价企高等顽症。配合省政协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月协商会。省人防办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了我省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即将印发,各级人防部门积极提请和督促市、县城市政府编制出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安艳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