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实施“三个一批” 破解兜底贫困户生活质量难题

2018年07月04日 来源:三门峡市政府 编辑:刘成

  近年,三门峡市探索实施“三个一批”试点,对兜底人群分类型分地点集中供养、集中救治和分散托养,统筹协调各类保障措施,提升“五类”兜底贫困户生活质量。截至目前,6个县(市)、区11个乡(镇)已开始实施集中供养、救治试点工作,实现集中供养327人,集中救治27人,分散供养536人,聘用服务人员68人,其中在贫困户中招聘33人。

  集中供养一批。以乡(镇)政府为主导,依托各乡(镇)敬老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场所,为兜底人群中的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或重度智障人群提供集中供养服务,护理服务人员与供养人员的配备比例不高于1∶5。渑池县张村镇利用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医养结合中心,集中供养9名兜底贫困户,结合集中供养贫困户大多身患疾病的现状,在每个房间安装呼叫系统,与搬迁社区卫生室相连。卫生室医护人员每天对深度贫困人员做健康检查,并组织安置点党员对兜底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集中治疗一批。对重特大病或精神病人群,依托县、乡两级卫生院、精神病院等专业医疗场所,参照医疗卫生部门救治模式对该类人群实施集中治疗。各集中治疗点根据治疗人员数量和具体健康情况配备专业医护人员,配备比例按照医疗机构标准执行。医护人员对深度贫困户除实施治疗外,对无赡养人的深度贫困户还要负责治疗期间的日常生活起居等。灵宝市苏村乡共排查重度智力障碍和精神疾病兜底户28户50人,经协商将其中15户32人送往灵宝市精神病院进行集中诊养,根据测算,经医疗政策可报销75%的费用,个人每月仅需承担300元。

  分散托养一批。对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或不愿意进行集中供养、救治的特困人员,建立法定监护人档案,委托监护人负责兜底人员日常起居等生活管理工作,实施分散托养。其中,有法定赡养人的,由赡养人担任监护人,建立赡养监督机制;无赡养人的,由乡(镇)政府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贫困户中聘请人员担任监护人。灵宝市川口乡组织村委会和兜底户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书,明确监护人职责,村委会一月一回访,及时了解分散托养兜底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三门峡市积极动员定点扶贫单位、公益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等力量全面参与“三个一批”,为集中供养、集中治疗和分散托养的深度贫困户送温暖、送服务,保证“五类”人群生活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