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推进全市企业服务工作,近日平顶山市政府办印发了《2014年平顶山市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我市将以完善企业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为抓手,坚持企业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服务相结合,坚持困难企业帮扶与激发企业活力相结合,突出市场开拓、要素保障、政策落实,努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今年企业服务的工作目标共有三项:壮大规模实力,201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左右。增强企业活力,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4%以上,各类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0%左右。提升服务效能,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办理,政策范围内问题办结率达到95%以上。
平顶山市有关部门将从完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缓解企业融资瓶颈、强化企业人才保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要素保障机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七个方面强化企业服务工作。
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完善企业问题办理机制、完善二级重点服务企业机制、完善政策导向机制。有关部门将利用服务窗口、网络平台、热线电话、政务微博等渠道,构建24小时全天候、多形式的企业问题受理和服务渠道。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对涉及多部门的共性和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办公,集中协商解决。开展企业问题办理满意度评价,纳入年终企业服务考核内容。
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开展工业企业与电商企业系列对接活动、大力推广应用节能产品。有关部门将梳理产业链图谱,分行业建立产销对接信息征集和发布制度,不定期开展“一对一”、小范围、有针对性的产销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产销对接常态化。分领域开展市内重点项目单位与重点生产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交通建筑企业与生产企业等产销对接活动。依托重点企业组建涵盖上下游企业的产业联盟,努力推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开展“金融部门走进产业集聚区”活动、实施“小巨人”和“双百”信贷培育计划、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上平台,建立企业贷款需求日常征集和“政银担企”合作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企业贷款需求项目,推动银企对接网络化、信息化、常态化。加强与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为大企业量身定做综合性融资方案。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继续实施“百名企业家培育工程”、帮助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建设产业发展研究平台。通过建立企业用工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促进人员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即时对接。推广网上招聘为主、专场招聘为辅的运作模式,开展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及用工对接活动。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轻工食品五大产业集群,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科研院所开展集群引进和产业发展研究,在宏观政策、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整合重组、创新驱动、融合提升等措施,做大做强高成长性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加快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改造提升。积极化解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加快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
做好运行调节和生产要素保障、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创新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实施“退城进园”。帮助企业做好产运需衔接,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进程,推进我市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工作;通过用好“三项整治”留存指标、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整治农村建设用地等措施,保障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通过深化排污总量预算指标管理,保障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容量;鼓励老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实现装备更新、产品换代、产业提升,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
着力解决行政审批“慢”的问题、解决收费罚款“多”的问题、解决企业周边环境“差”的问题。按照能放尽放、提高效率的原则,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继续保留的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程序、限时办结。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重点清理投资领域审批前置类收费、生产经营领域强制性垄断性收费,特别是涉及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收费。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封门堵路、恶意阻工等危害企业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的各类违法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