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2014年政府廉政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

2014年03月18日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2014年2月27日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谢伏瞻省长站在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高度,从持续改进政风、坚持深化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从严治政等方面,对2014年政府廉政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确保政府廉政工作顺利推进,经省政府同意,现将2014年政府廉政工作任务分工通知如下:

  一、持续改进政风,促进廉政勤政

  1.继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务院“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和我省20条意见。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抓紧出台《河南省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

  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3.落实《河南省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我省国内公务及外事交往中礼品管理的规定,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和办公用房清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继续停止新建、扩建、迁建、购置楼堂馆所,从严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

  由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外侨办、省接待办、事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4.完善预算控制人员规模的办法,严控机构编制和人员,“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和会议费只减不增。

  由省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5.严禁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到私人会所消费、变相公款旅游,加大力度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治理“车轮上的铺张”;严禁利用婚丧喜庆、乔迁履新、就医出国等名义收受下属以及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礼金。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6.定制度、立规矩,画出红线、明确杠杠,特别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7.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公开曝光顶风违纪行为。

  由省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8.持续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情况和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监督,保证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由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厅、扶贫办、民政厅、事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监察厅、审计厅、省政府纠风办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9.坚决纠正涉农、征地拆迁、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公路收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由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卫生厅、食品药品监管局、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环保厅、安全监管局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0.严肃查处公务员考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中“因人设岗”、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中存在的“关系户”、“人情房”,政府部门中“公职”人员“占编制、不上班、吃空饷”等妨碍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正之风。

  由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1.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突出基层站所、重点岗位、学校医院专项评议。

  由省政府纠风办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2.深入推进专项治理,集中治理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由省监察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3.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持续深入整治不作为、慢作为、庸懒散等“机关病”。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二、坚持深化改革,促进源头反腐

  14.以深化改革加强反腐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制度反腐“铁笼子”,扎紧公共资金“钱袋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5.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下放审批事项。按照能取消的坚决取消、不能取消但可下放的一律下放的原则,继续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开放到位,下决心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审批,同步减少、规范和简化投资前置审批。

  由省编办、省政府法制办、省发展改革委、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6.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确需保留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和规定程序,经过严格论证后调整为行政许可,今后不再搞非行政许可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公布目录清单,探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逐步做到清单之外的事项都由市场主体依法自主决定。

  由省编办、省政府法制办、省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7.注重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同步推进,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管结合、齐头并进。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8.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健全投资项目公示、公开招投标、代建制等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9.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工程项目进场招标投标,推动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国有和集体产权、行政事业性资产、司法拍卖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场交易。

  由省监察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事管局、国土资源厅、林业厅、法院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0.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严禁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干预、操纵招投标活动。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1.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做好不动产登记等相关工作。

  由省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2.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通过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系,硬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审核,严格预算调整,防止超预算支出,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

  由省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3.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建立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由省财政厅、审计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4.严格落实会计制度,为公共资金装上“防盗门”,防止公共资金被侵吞、挤占、挪用和浪费。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5.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不合理、不合法的坚决取消,允许保留的要降低收费标准。

  由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审计厅、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6.对专项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

  由省财政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7.做好集中清理招商引资中出台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工作。

  由省国税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厅、商务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8.继续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治理。

  由省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省政府国资委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9.依法推进审计工作全覆盖,将“三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不留盲区和死角。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转让、耕地保护、保障性住房建设、国有资产处置和国有企业投资经营等重点领域滥用职权、贪污受贿、骗取侵占、奢侈浪费等问题的审计监督,强化对教育、科研、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对发现的腐败案件线索要及时移交。

  由省审计厅、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0.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力度。

  由省审计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1.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意识和能力,做到洁身自好、廉洁从政。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2.审计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大力推进审计队伍建设,勇于担当、敢于碰硬,不断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通过严格缜密、真实有效的审计,最大限度地遏制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发生。

  由省审计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三、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防止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

  33.继续扩大范围,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都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细化科目,政府预决算要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公开到具体项目;部门预决算除按项级科目公开外,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继续实行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

  由省直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4.强化公共服务事项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性住房分配、医疗服务收费、高校招生、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等事项,都要公开公示。

  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厅、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国资委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5.强化政务公开责任落实,坚决遏制和纠正想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不想公开什么就不公开什么的不正常现象。

  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6.拓展公开领域,丰富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创新公开形式,逐步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四、坚持从严治政,以法纪约束促廉洁

  37.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各自为政、阳奉阴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选择执行、各取所需。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8.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9.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安排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由省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40.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重大决策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超出法定权限或与法律法规抵触的,不得作出决策。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企业、其他社会组织权益和增加他们义务的决定。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41.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深入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理顺执法体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和执法权设租寻租。

  由省政府法制办、省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42.严肃查办发生在政府机关中的贪污贿赂、徇私枉法、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

  由省监察厅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43.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44.各级政府领导机关要从自身做起,当好勤政廉政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自觉守廉耻之节、养廉洁之风、行廉洁之事,管好自己,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示范带动政府公职人员廉洁从政。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