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长王保存做客对话中原 谈商丘发展

2006年11月07日 来源:河南电视台 编辑:聂娴

  日前,市长王保存做客河南卫视《对话中原》栏目,就我市“工业立市”战略和“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等一系列问题接受了采访,介绍了商丘市近年来强力推进农区工业化发展思路和取得的成就。

  《对话中原》栏目是河南电视台一档大型新闻访谈节目。为落实中央“中部崛起,河南要走在前列”的指示精神,展现河南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让观众感受到河南崛起的力量和速度,栏目推出了《中部崛起看河南》十八集系列访谈节目,以十八个省辖市为切入点,展现各个直辖市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亮点,明确该地区在中原崛起中所承担的责任。

  现将王保存市长在接受该栏目主持人采访时的谈话内容摘要如下:

  农业是基础 工业是出路

  当主持人问到,商丘有81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00多万,占了80%,作为这样一个农业大市,商丘市却提出了“工业立市”的口号,一个农业大市为什么要提出“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时,王保存说,这个话题要从商丘的基本市情说起。商丘有8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了80%,商丘市的人口占全省人口的近1/10,中央提出中原崛起,河南要走在前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那么,在中原崛起当中商丘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三农”问题。而要解决“三农”问题仅仅依靠农业自身发展是不可能的。要用工业的理念去发展农业,就提出了“工业立市”战略。就是要通过发展工业,使我们80%的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商丘是一个经济总量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市,近几年来,“三农”工作一直是商丘市工作的重点,但如果就“三农”抓“三农”,农民什么时候也富不起来,省委提出来中原要崛起,提出来“三化”战略,就是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是主导,工业化是前提,无农不稳定,无工不富,就是要通过工业化来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我们把工业作为立市之本,不是削弱农业,更不是忽视农业,而是通过发展工业为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效益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商丘市已经围绕农业资源,围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作了一些尝试,收效比较大。工业立市,用工业的理念去抓农业,去发展农业,就是通过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通过发展“二产”和“三产”,更多地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通过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来实现农民的增收,这样由工业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

  在谈到商丘农业资源优势时,王保存说,商丘农业资源具有五大优势:一是粮食。商丘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永城、夏邑、虞城名列我省二十四个重点产粮大县,粮食产量2005年484万吨,今年有望超过500万吨,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8。

  二是经济作物。我们的水果产量是740万吨,占全省的1/12,棉花13万吨,占全省的1/5,油料作物占全省的将近1/10,蔬菜产量也比较大,一年也是700多万吨,占全省的1/5。

  三是林业。商丘市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市林业覆盖率超过36%,木材蓄积量1600万立方米,每年的成材林超过60万立方米。

  四是畜产品。商丘盛产奶牛、肉牛、生猪、鸡、山羊等家畜家禽,现在全市每年肉类产量62万吨,占全省的将近1/10,奶产量9万多吨,接近全省的1/10,禽蛋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0%、8%。

  五是劳动力资源。在商丘的600多万农业人口中,劳动力有380万人,现在外出务工每年超过160万(次),还富余200多万人,这是很大的一笔人力资源。这几年商丘加大了对农民工的岗前培训,农民要出去打工,先在本地参加培训,2004年以来,商丘市已培训农民工50多万人(次)。这些资源就构成了我们依托农业、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精深加工这样一个理念,工业立市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农业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反过来,工业发展了,我们还可以具备更多的资金去反哺农业,商丘市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加强了农田的改造,前几年我们经常出现涝灾,田地里面的水排不出来,近两年来,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把田里面的水渠挖通了,同时把田地进行了整理,今年全市的夏粮平均亩产是428公斤,比去年净增了25公斤,在个别地块,农业综合开发整理的土地,小麦产量最高达到了700公斤。

  抓住“龙头”企业 拉长产业链条

  在谈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可操作性时,王保存市长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以科迪集团为例,谈了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带动作用。

  科迪集团创建于1985年,是一家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集工、科、农、牧、商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食品企业集团,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省粮食转化龙头企业,重点畜牧饲养及农产品加工基地,科迪汤圆为全国名牌产品,方便面在全国中档面中位居前列,速冻蔬菜产销量位居全国首位,罐头产品出口连续12年位居河南省第一。成立二十多年来,科迪集团靠做“农”字文章起家,又靠做“农”字文章发家。通过和农民打交道,公司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农民也得到了实惠,集团带动了周边二十多个乡镇、五万多农户围绕集团生产、加工需要从事种植、养殖业,带动周边乡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由温饱型的种植模式向经济效益型的种植模式转变。科迪集团借助农民提供的大量的、新鲜的原材料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则通过科迪集团的桥梁作用,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了市场。

  借鉴科迪的成功经验,商丘市重点发展了种植、养殖、加工、贸易四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1家,其中国家级的3家,省级的9家,市级的109家,这12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着商丘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去年交易额实现50亿元,在全国居前五位,今年上半年交易额已经超过5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可能要超过100亿元。

  其次,利用商丘市的农副产品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和产品链条,发展终端产品。比如粮食,过去是卖粮,现在是由原粮到面粉,再到食品。棉花,由卖棉花到加工成皮棉,我们要在皮棉的基础上再发展,就是纺纱业、服装业。再如林业,我们木材的储量很大,过去很多是卖木,现在发展了很多家木材加工企业,由过去的原木到木制品,就是板材,下面还要发展家具,由板材做家具。还有畜产品,过去卖活猪,活鸡,现在把畜产品深加工,加工成肉食,由肉食加工熟食。这样产业链拉长了,通过拉长产业链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产业链条拉长了,就可扩大就业。现在我们有六百多万农民,如果我们二产、三产做大了,把这六百万农民,减少到二百万或者更少一点,城镇化率达到60%,那我们商丘就成为发达城市了。现在我们一个农民是一亩三分地,靠这一亩三分地让农民增收富裕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农民能转移60%的话,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一个农户能种50亩地,甚至更多一点,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那么这个农民家庭光种地,一年超过10万块钱收入是没有问题的。

  依托工业基础 增大工业总量

  在谈到如何利用我市现有的工业基础,来推进我市的“工业立市”战略时,王保存说“工业立市”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围绕农业做文章,就是把农业资源、农业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再一个就是利用现有的地下资源和已有的工业基础,增大工业总量。

  第一是发展支柱产业。依托我们的地下资源???永夏煤田储量达100亿吨,今年新发现的柘城煤田储量12亿吨,我们现在已经有永煤集团和神火集团两大支柱企业,这两大支柱企业又各自呈现出自己的发展模式,一是神火集团的“煤电铝一体化”模式,就是用煤发电,由电再到电解铝,由电解铝再到铝的深加工,这是一个链条。第二个链条就是永煤的煤化工,把煤转化为甲醇。现在神火的电解铝,年产量超过了20万吨,铝的深加工一年在5万吨左右。永煤现在正在建一个煤化工项目,可以年产50万吨甲醇,就是用煤变甲醇,变化工原料,今年年底有望建成,明年投产。明年开始再建一个50万吨的甲醇项目,成为我们河南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这一百万吨甲醇还有下游产品,就是再做烯烃等化工产品,由原料向高精度的原料发展,由高精度原料向终端产品发展,就是依托能源发展支柱产业。其他还有,像冰熊制冷,有冰柜,有冷藏车,还有我们的一些酒厂,像张弓,林河,民权葡萄酒,还有永城的皇沟等等。这是工业基础,利用已有的工业基础来形成支柱,形成产业,除了前面提到的食品和纺织,我们还有四大支柱产业:第一个就是能源工业,第二个是加工制造,第三个是冶金建材,第四是个医药化工。这四大支柱产业,加上食品和纺织,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就可支撑起商丘“工业立市”战略。

  第二是做大重点企业。商丘由于过去的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大企业少,小企业多,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确定了要发展50户销售收入超亿远的企业,永煤集团今年争取超过200亿元,神火集团争取超过80亿元,这两个企业把销售收入做大,加上兆邦冷,冰熊制冷,科迪、福源等企业,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成为商丘市的重点企业。

  第三是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依托我们的资源和产业、产品链条的拉长,发展工业集群。两年来,我们用于工业项目建设的投资达120亿元,现在正在建的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70多家,今年将有55家可以建成,这样一个企业群建成以后,商丘的工业结构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像制造业这一块,现在我们有自己的自行车,已经年产20万辆,有扬子客车,有电动摩托车,都在生产。

  今年我们按照科学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提出来把资源用足,用够。商丘过去是没有水泥生产的,去年我们利用粉煤灰和煤矸石发展建材和水泥业,水泥的生产规模达到了250万吨,今年年底有望达到300万吨。再一个是玻璃,玻璃我们现在有振华玻璃厂,我们还引进美国的金箔玻璃公司,搞环保节能玻璃,就是双层玻璃,现在很多高层建筑用的都是我们商丘的金箔玻璃。

  王保存还谈到了我市的一些优势产业集群,如虞城的钢卷尺。

  虞城的钢卷尺,早期就是由当地几个头脑比较灵活的经济能人,在外边进一些尺条,在自己家里组装,再拿出去销售,通过发展,慢慢壮大,由组装到生产,有几家几户经营到全村经营、全镇经营,成了虞城县的工业支柱。全县钢卷尺生产企业达到了238家。个体工商户1800户,其中固家资产上千万元的企业有26家,全县年产钢卷尺一亿六千万支,销售总量占全市场的85%以上,现在从事钢卷尺生产、加工的人数超过了三万人,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带动了钢带、油漆、塑料、小五金等相关产品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钢卷尺产销基地。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份额,成为我们河南省五个特色工业基地之一。今年七月份,虞城县被中国计量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钢卷尺城”。

  王保存说:这些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这里务工的,有一部分是从虞城县的土地上直接走进工厂的,有的是从外地打工回来到这些企业来做工的,回来之后他们节省了很多路费、生活开支,收入也相应增加。

  借助外力 发展工业

  当主持人问到,商丘除了围绕“农”字发展工业,围绕原有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如何借助外力、通过招商引资来发展自己的工业时,王保存以永煤集团为例,谈了我市利用招商引资,壮大工业经济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全国500强企业之一,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之一,全国煤炭企业利润前三强之一。近年来,永煤集团生产经营总值、资产总额、实现利润均以翻番速度增长。永煤集团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联大联强,进行资本扩张和产业扩张,先后与美国能源电力公司、泰国正大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联手。2003年3月与上海宝钢成功签约,成为全国首例煤钢合作项目。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20多家,加大了股份制改造力度,下属的煤炭和电力生产单位分别组建了由永煤集团控股的股份制公司,主辅分离,2004年,全部辅业改制结束。与此同时,永煤集团还吸纳国际资本,联合世界500强???巴西淡水河谷等企业,一次增资扩股16.6亿元,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也是煤炭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在谈到商丘开展招商引资的优势和商丘的魅力时,王保存指出,开展招商引资,商丘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个是区位优势。商丘地处河南省最东部,与江苏、山东、安徽接壤,产品可以辐射到四个省。商丘也是河南省距港口最近的一个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就要出口产品,进口原料,商丘离连云港只有300多公里,离上海港、青岛港也就是六七个小时的路程,是河南优势最大的一个城市。

  第二是交通优势。商丘是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会处,交通非常便捷,还要发展水运和航空,航空已列入“十一五”规划。这样就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降低产品成本。

  第三个优势就是资源优势。包括农业、农副产品、煤炭、工业基础,还有人力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发展工业中投资商最看中的。

  第四个方面就是商丘的市场。商丘有810万人,商丘周围也是人口大县,包括山东、江苏、安徽等周边地区,人口密集,产品在这里不用走很远,在当地就可以销售,只要企业产品对路,就可以发展。

  第五个优势就是商丘市委、市政府这几年加大了软硬环境的改善力度。

  在硬环境方面,美化了城市面貌、完善了城市功能。为了优化商丘市的人居环境,也是改善投资环境,商丘市委、市政府加大城市改造力度,2005年,对横贯市区的运河实施了治理,今年4月份,一期工程结束,实现了河水变清,现在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包河也正在治理,为了保持河水常清,商丘现在正在规划,在运河的上游再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从2003年以来,商丘市投资200多亿元,从绿化、亮化、道路、通讯等等方面对旧城进行改造,进行中国优秀旅游城、园林城、文明城、卫生城“四城创建”,现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卫生城、文明城和园林城已经获得了省级称号,正向国家级称号努力。

  在软环境方面,我们大力治理对企业的“四乱”行为,积极打造“诚信商丘”。商丘是济南人民银行在山东和河南确定的“金融生态环境安全区试点城市”,最近济南人行又向国家行,向央行申报把商丘作为全国的金融生态试点城市。

  可以说商丘市已经创造了一个安商、富商、亲商的投资环境,正是由于商丘市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符合商丘实际的招商引资的方法。这几年,商丘的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大成绩,从2004年以来,就是两年多的时间吸引商丘市以外的资金到位的是300多亿元,壮大了商丘市的经济总量。2005年,商丘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7亿元,增长14.5%,今年上半年,商丘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85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去年达到181亿元,增长44.5%,财政总收入去年达到了38亿,一般预算收入16.6亿。同时优化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排序由“一、二、三”到“二、一、三”,今年上半年,“二产”超过“一产”十个百分点,同时“三产”也有望超过“一产”。

  说到第三产业,谈到民权的画虎村时,王保存说,现在在这个村子里画虎的已有600多人,600多人仍然不够用。大力发展工业,就可以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这里从事绘画事业,发展工业,人们有钱了,“民权虎”也才卖得更好、更多。

  王保存市长对商丘的未来充满信心,在节目结束的时候,王保存用五句话描绘了商丘的美好未来:工业发达,农业先进,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争取尽快把商丘建设成豫东一颗璀璨的明珠。

  商丘师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天化就我市“工业立市”战略的提出、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衔接、产业集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理论角度进行阐述。科迪集团董事长张清海、神火集团董事长李崇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商丘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琼及我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节目的现场录制。